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凤凰走笔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凤凰走笔

去凤凰,是冲着沈从文而去的,想来,凤凰是人见人爱的。自从认识凤凰后,就一直弄不明白,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为什么会chu那么多人wu,文豪沈从文,绘画大师黄永玉,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等等都chu自这里。凤凰,一直如张网,让我打满了神秘的文化情结。

老实说,我是外语系毕业,年少不更事的我曾经幻想当一名风liu倜傥的翻译官,所以我不是文学痴,就连《红楼梦》之类的名著我都没有看过。也许,你不信,但我对天发誓,我确实没看过。所以,我从不与人讨论文学,特别是名著。我的文学知识就是中学课本上的一点点,可怜得很。我能走上文学之路,完全是一点可怜的才情和生活。后来,我从事写作了。才知dao湘西还有这么令人骄傲的伟人,我认真而虔诚地拜读了沈从文,先是《边城》,后是《湘行散记》,再就不敢读了。他写得太mei太好,我恐怕钻进去就chu不了来。沈老先生仅有一bu[边城]就够了我,就足以让所有的作家都逊se了,当我被[边城]打动时,我真后悔自己的文学之路起步太迟,因为沈老早已作古,我无从向他表达一个文学晚辈对他衷心的敬仰和热爱,只能一次又一决去凤凰,gan受沈先生的血脉和气息。

今天,我从广州又一次来到凤凰,心里更多了一份沉重和真诚。shen秋的细雨飘落在沈先生的故居,也落落在我们的心中。虽然是人去楼空,但我总觉得沈先生就坐在在他的书房里或火堂边,总觉得沈先生在天井坪里听风看云,或者,他正面对沱江,怀抱着一支蘸满乡愁的笔,为湘西作画。那条浸泡了他童年,少年的沱江,此刻烟se空蒙,翠雨横斜,使人凭添了许多伤愁。虽然沱江从城中穿过,工业的废水却没有使他变se,它依然清亮碧绿,温情一脉。浅则淡如明月,shen则蓝如水晶。沈先生一再qiang调他如水的关系,那么沱江的本质,不正是沈先生的本质?沈先生,正是沉在沱江的一lun明月。

在沱江shenchu1的彬弯,我们找到了沈先生的墓碑。墓在彬弯的半山腰,一块小小的台地上,四周草木葱茏,林涛阵阵,鸟的声音,从上空一直栽进河心。墓不大,就是一块一米见方的石tou,石tou的正面刻着沈先生“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的名言,背面刻着张兆和妹妹的掉词;“不折不让,亦慈亦悲;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墓前墓后,没有任何繁华与装饰,只是zhong了两棵批杷树,石tou没有任何加工,就是大自然中极其自然的一块,若没有人告诉你,你不知dao有人安息在这里,这恰好与沈先生的为人浑然一ti。沈先生一生朴实,自然,不逐名气,不慕虚荣。所以,他得走往自然,回归自然,刚ying的石tou,正如沈先生刚ying的tou颅,高贵的jian韧。读这块石tou,就是读一bu书,一buzuo人的书,不翻动一章一页,我们也能读chu很多内涵,而且是生命的内涵,沈先生爱水,水就属于他了。沈先生爱山,山就属于他了。沈先生爱人,人就属于他了。整个世界都为他那支善良的笔而gan动。

也真是的,一整天都是细雨绵绵,一到沈先生的墓地时,雨声大作,风声大起,真个是天公有意化作雨,泪zuo雨时雨zuo情。雨,如从天如降的粒粒铅字,打在我们的伞上,落在我们的心底,长河liu不尽,岁月年年生,我们都已经看见。

生命的草已从沈先生墓石的岩feng间倔qiang地长了chu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