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橄榄树”,都有自己的心中的故乡。为了自己心中的橄榄树,可以舍弃一切,以死相许。
佛法无边,佛眼慧明,佛光普照,佛曲清越,佛像庄严,红尘滚滚,世事茫茫,世情如烟,世人俗气,世俗难变,人流喧哗,也许每个人都命运在其呱呱堕地之时,也许每场感情大幕尚未拉开之际,也许每次奋斗尚未开始,其结局早已被佛祖安排好了。这就是佛祖的高明,伟大,结局,应该不必过于伤感。所以,求佛亦是无用。佛是无情之人,又是大慈大悲之心。
在此,如果我们深入那些为情所困为情痴迷为情自杀为情终身不娶不嫁遁入空门的男女的内心,我们会对他们的迷情行为多些理解和宽容。他们即使是一颗流星,即使是一棵卓异的树,一棵歪脖子树,一朵不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开放与众不同的花,也无可非议。他们生命虽短暂,但却奋力释放了无穷的能量。成为了一弧永远明亮的轨迹划入人们心里;他们并非喜欢标新立异,只是生命的挫折和悲哀、尴尬和无奈代替了生命本应有的感应与欢喜、和谐和默契。但是他们的形象是永远追求心灵的自由,灵魂的超脱,生命的净化、人格的独立、境界的极致。他们让精神抛弃世俗,让生活发挥到自由的状态。即使他们独自守望一生,即使他们毅然绝尘而去,我们也不必悲伤,他们的心路充满了漫漫求索的沧桑和挣脱羁绊后的极致快乐——他们一定是找到他们那棵梦中的橄榄树了。
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许多人理想的爱情境界。“牵手”多指夫妻恩爱、白头到老。但我喜欢一首刀郎的歌里有这样的词句:“你在我身边把我的手牵,牵着我手心不变的誓言,高高的雪山祝福我们,爱在这一刻永恒永远,爱到什么时候要爱到天长地久,两个相爱的人,一直到迟暮时候,我牵着你的手,我牵着你到白头,牵到地老天荒,看手心里的温柔”“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是人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寻觅的原因吧。
但是,我们不得不明白和清醒地认识到:婚姻是最容易枯竭的,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相爱容易相处难。人们在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是无数男女在恋爱期间,在追求对方期间,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山盟海誓,信誓旦旦,用来最美的语言和词语来赞美对方,表达自己的衷心,有的为了追求对方,为了所谓的爱情,不惜与亲人决裂,不惜惊世骇俗,不惜抛弃世人艳羡的一切,诸如财富运气权势地位,还每每在婚宴上宣读和朗诵“白头偕老”,这没有错,但茫茫人海,你到底想和谁白头到老?你到底能和谁白头到老?
沧海横流,方知情欲为何。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爱情原本是很脆弱的,我们大可不必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爱情至上主义者未必正确。现实生活中,许多曾经相爱的人,几年相恋,相知甚深,甚至走进婚姻城堡,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伤逝》当中的涓生和子君,经过艰难的奋斗,冲破重重阻力,终于走在一起,但是最后还是为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事为嘴为世俗的压力而花落水流。现实当中更有许多的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