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更凉快,上去爽个透。
只有七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在树叶鸟儿桑葚的怂恿下,不能自控了,他要攀到树上去,做一个勇敢的儿童,做一个有出息的儿童。父亲从小就对他讲过许多古代英雄儿童少年的故事,老师也在课堂上讲过许多古代英雄儿童少年的故事。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歌曲都是:学做二小放牛郎。语文课上是鸡毛信的故事,是王二小的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夏完淳怒斥洪承畴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他在课外也听父亲和村里的人讲过智勇双全的少年天子康熙擒鳌拜的故事,听过小丕显智擒潘仁的故事,听过《说岳全传》中少年英雄岳云、双枪陆文龙的故事,还听过“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拼死搏斗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英雄赞歌的感人事迹。当时,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名字和英雄事迹,从内蒙古草原传遍大江南北,她们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谱成歌曲、写进课本。宝光的父亲就是听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长大的新中国的一代人,他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又拿来教育熏陶自己的儿子。因此,他有着深厚的英雄情结。
他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憨直的冲劲,就沿着搭在房前檐的梯子一阶一阶上去了。他小心翼翼,双手紧紧扒住梯子边缘横木,惟恐闪失。他越来越高,离开地面了,到半空中了。他终于可以够到鲜红酥软的桑椹了。他的头已挨着了层层叠叠的绿叶了。他定了定神,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小手,颤巍巍地抓住了横在眼前的一条细枝。摘下枝头那颗又黑又大的桑椹。啊!真是美不胜收,甜美醉人。一股极甘美的汁液仿佛蜂蜜一样,但比蜂蜜那纯甜有更多滋味,流进他的胃。他感到这是他今生在世界上尝到的最美的果实,最好的滋味。他是一个农村孩子,姐妹多,从小家贫,父母又都是农民,矮小平庸,没本事,他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水果糖也只有在过年走亲戚时吃几个。平时就见不上。而现在是好果实好滋味就在眼前,唾手可得,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真是天赐好事。他迫不及待地又一连摘了几个不那么黑红的桑椹,味道比刚才那个黑红的大桑椹差了些但还是很甜美。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身体上下枝条上的红色、紫色、黑色、鲜红的桑椹都吃空了。他好惬意啊。他感到自己本事太大了,今天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多么惬意的事情。独自攀上房檐之上的梯子,摘吃了桑椹。
可是今天的情况有点特殊,梯子只能够得上自己头顶的哪一些桑葚,再远的就怎么都够不上了。并且,距离自己更远的桑葚都很不好摘取,而距离自己比较近的枝条实在太软太细,根本不能扶持一个人的重量。他很犹豫,不知道自己是该上还是该下。于是,他就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自己是一个从小就有出息的儿童啊!更何况自己过去就一直是很勇敢很大胆的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这有什么可怕的。退下去吧,实在没有意思,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坚强的人,这实在不吻合他的习惯和个性。自己过去可是从来没有失过手,从来都是胆大心细,稳健如山。这次,不用怕,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再说,桑葚滋味实在是太甘美了,太诱人了,叫他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