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的博士论文的是抗战通俗文学,后来在北大
版社
版。这本书是不是让老孔评了一个副教授,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不得而知。后来,孔庆东的名字开始细密地
现在各
报纸上,他因那些文字而被称为钱钟书之后最大的幽默作家,我想这个评价有
过大了,因为对于我们圈
里的朋友来说,和老孔聊天远远比读他那些祸害人民群众的文字要有意思的多,他的声音、神态、表情照耀着苍白的空间,幽默在其中只是一副调料而已。现在,老孔寂寞地拿着这副调料混迹江湖,还一副江湖老大的样
,看来江湖中——真是
手太少了。
不用我来描写老孔的形象了,他的那个嘴脸已经无数次走千家万
,据说因此招来了许多中国
女的
慕,看来中国
女的审丑意识已经很前卫了。就老孔那张极
魅力的脸,他在电视上把自己描述为电工或者一些别的劳动者,这也太有损我们淳朴的劳动人民了。此人来自东北老林,虎背熊腰,一只
睛大,一只
睛小,我很怀疑这个特征是他的先辈在原始老林里狩猎瞄准时的文化遗传。现在不让去狩猎东北虎什么的了,但是对于文化的瞄准依然有效,老孔总是能一下
抓住本质,抓住事情的关键,一针见血,
木三分,跟他这样持久的瞄准能力有关。他的那本为他博得震天声誉的《47楼》,里面对他的同宿舍人的描述,很有概括力,看后让人很难以忘记。只要他愿意,每个人都难逃老孔的法
,是骡
是
老孔的
睛一瞅就知
了,我辈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我认识他还早的同学来说,他当年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他的本科同学曾经很不屑地跟我说,孔庆东上学的那会,很一般呀,看不什么才气。我没有这个知
知底的本科同学的底气,读博士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厮有
不同寻常。我去过他的宿舍几次,每次都对他充满敬意,他的门上墙上贴满了从报纸上剪下来白纸黑字的杀人越货贪污腐败的新闻。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来自东北的黑脸胡
,不是个等闲之辈,或者
杀人越货的营生,或者
贩卖文化的行当,所以对他从来是毕恭毕敬,生怕让他看
我看
了他的勾当。
老孔毕业留校后,住在南门靠西一间很狭窄的房间里,那时孩刚刚
生,老母从东北老家来帮他带孩
,一家人簇拥在一起。后来,我在校园里开始看见老孔用自行车驮着孩
玩,在细碎的绿
里,老孔很大的自行车上一个小小的小人,极温柔与极
糙结合在一起,很不相称。一日,我遇见老孔和他的儿
,我跟老孔打招呼,老孔看着他的儿
说,你看你看,这小
从小看姑娘就
睛不眨一下。我说老孔这是得其父之真传了,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要不
睛能这个样
?老孔连连哀叹,有其父必有其
,回去我好好收拾他,看他以后敢对女孩那样?转
七八年过去了,老孔的儿
应该很大了,这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开开玩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