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老孔啊老孔(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老孔啊老孔



“北大,理教113。我6点一刻下课。老孔。”孔庆东老师回复过来的邮件很简单。不过我心领神会,这就算是接受我的采访要求了。

我特意提前了半个小时赶到。理教113是个扇型的大阶梯教室,又是晚饭时间,但是仍然“客满”教室后面站着不少人,两侧还有几条“好汉”坐在暖气片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后面,看这位传说中的“北大醉侠”究竟“武功”如何。

讲台后是老孔健壮的shen躯,一条细格纹的围巾搭在xiong前不乏儒雅,然而胡子却还“拉茬”着,果然是一副“曾因酒醉鞭名ma,生怕情多累mei人”的“醉侠”神情。他shen后四块硕大的可拉伸的黑板上,字并不多,错落写着“孤岛戏剧”、“郭沫若”、“改造秧歌剧”等等字样,这是一堂有关中国现代戏剧的北大通选课。

“当时的上海,各se人等、鱼龙混杂。”老孔讲课语速偏快,但是更快的是他的思维tiao跃能力“那时候你在街上走,碰到一个人,dai着大檐帽,你不知dao他是干嘛的。他很可能是日本人的特务,也可能是汪jing1卫的特务,也可能是国民党的特务,还没准儿是八路军的yan线…那时候可以说满街都是戏——比007的故事可jing1彩得多了。”

“历史剧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在国统区兴起了?因为那个时候的高压统治不让你说现实的尖锐问题。不让直接说,那就借古寓今呗,要知dao‘一切的历史剧都是现实剧’,所以抗战时期历史题材的戏剧把笔墨集中在中国的明末清初和太平天国两个时期就很好理解。晚明,这是国家危亡的关tou,可是朝廷里的人内讧,亡国了还不团结,这点大家看看《鹿鼎记》就知dao了,沐王府、天地会相互不服气、成天扯pi;太平天国也是一样,内斗,最后加速了自我灭亡。郭沫若的《屈原》在重庆,观众热烈huan迎,因为他把中国当时最尖锐的矛盾,用历史上的故事表现chu来了。”

“把文学当历史写,或者脱离了历史戏说甚至瞎说,那是两个极端;历史题材写得最好的,从jing1英文学的角度来看,是鲁迅,从大众文学的角度来看,是金庸。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在历史的夹feng中作文章。”

一条条jing1彩绝lun的“语录”一路雀跃着奔涌而来,人群中笑声不断。老孔是个天生的“演讲家”拿他自己的一句话说叫“黑se幽默,可口可乐”我觉得还得加上一条,他是个“挠yangyang高手”每一句话都正tong在了现实问题的“yangchu1”



我开始留恋今天的课堂,可惜时间飞快地过去,老孔宣布“下课”时间是6点25。

我收拾好记录本,凑上前去。几个学生拿着一些新书围在讲台前请老孔签名;他一边签名一边收学生jiao上来的期末论文;一个韩国学生用汉语磕磕baba地向孔老师解释自己的论文今天忘了带来,希望老师可以原谅…老孔是个繁忙的老师。

终于,名签完,作业收完,韩国学生获得赦免离去,我和老孔一起走chu理教,我们约好和他的两个研究生一起吃饭。走到门口,他摸chu一把钥匙,说,等我把车推上。一辆很旧的黑se自行车就停放在车丛里,没看chu来,这就是“醉侠”孔庆东的“坐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