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圣诞献礼(2/2)

洋节日的最大特是吃的神不,于是天然地方便于表演。过洋节都要有神内容,送鲜,寄贺卡,至少也要撒个谎造个谣,所以就显得格外雅。更何况那是洋人过的节呢。因此,过洋节者飘飘然有一“准洋人”的觉。那节日本与他自己的情生命无关,他只是要通过表演某程式,完成自己的份转换。什么基督的复活,什么情的纯洁,什么绅士的幽默,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列。鲁迅早就说过,外国的一切到中国来,都会得面目全非。如今圣诞节来了,中国的基督徒也增多了,但没有良心的人,不怕天打雷劈的人却更多了。情人节来了,中国的情侣也增多了,但朝三暮四,无情无义的人却更多了。愚人节来了,中国的笑话也增多了,但那些让你笑不来的笑话却更多了。中国人有本事把一切都改编成最“后现代”风格的荒诞剧。

苏东坡说:“乃重,凉天佳月即中秋。”这境界自然是大多数中国人梦想不到的。引的洋节日,又被去了忏悔、受难的髓。我希望有一天,引一下伊斯兰教的节日,让中国人沐浴斋戒,几十天不许吃,不许娱乐,每天日落后才许吃一碗冷饭。我想那时中国人必定又要自己的节日了。而其实,我们上古时代的祖先就是这样过节的。人世沧桑,我们的节日传到海外,演变成了洋节日,今日再传回来,我们已经“儿童相见不相识”了。中国人对待洋节日的态度,代表着对待一切洋文化的态度:只取其漂亮的外壳,买椟而弃珠,结果我们百余年来,总是要“重新起步”正像中国的足球,球星众多,球迷遍地,球论,球讯火爆,但就是球技太低,于是就假A假B,戏表演,互相欺骗,结果是永无翻之日。过节问题也是这样,传统的节日已经过滥了,现在又去糟蹋洋节日。我想,节日不在多,能够诚心诚意,过好一个两个,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就是一个有追求的民族。否则,真有耶稣降临的那一天,看见这些心灵污浊的人在“吃”他老人家的教义,他老人家的脾气可跟屈原大不一样,那时我们的世界恐怕连这荒诞也维持不住了。

被消解、遗忘或者扭曲了。大多数的节日都变成了“饮节”五月端吃粽,八月十五吃月饼,国庆节发一桶油,教师节发一袋米…却很少有人去想一想屈原,想一想嫦娥,想一想国运民心,想一想教育前景。如果仅仅是“吃一顿”我觉得也没什么,中国人拥有太刻的饥饿记忆,以吃代礼,也不失为一国粹,我们传统的见面语就是“吃了吗?”吃毕竟是一质朴而又实在的过节方式。但是中国人最为恶劣的是,明明是吃,却偏不明说,非要巧立名目,在表面上作神过节的样,而且繁文缛节尤其多,谁也不如他虔诚洁,惟恐别人看穿他“吃”的本质。这就是鲁迅、周作人刻指的“戏”!戏有时太真了,竟会真的忘掉了吃,于是就连自己也真的动起来,所以中国节日的xdx都是在那最隆重的时刻。这个特在引了洋节日后,就更加昭然若揭了。

《圣经》上说:“你改过吧!阿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