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撕开的黎明:狂飙为谁从天落(2/5)

今日之中国,外迫于敌,内于独夫…而所以迫于独夫敌者,乃民族之公德私德有以召之耳,试观国中现象,若武人之政,若府库之空虚,若产业之凋零,若社会之腐败,若人格之堕落,若官吏之贪墨,若游民盗匪之充斥,若旱疫病之行;凡此,无一不为国亡灭之源。

然而,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中国还是一次接一次地战败。圆明园的火光中,大清士兵被砍瓜切菜般屠杀的哀号和叫骂中,不平等条约像雪片一样地堆积起来。义和团运动几乎把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抬了来,从孔的“尊王攘夷”到佛家的如来济世;从五行八卦,到画符念咒作法;从桃园三结义,到唐僧四师徒。集合了姜太公、诸葛亮、赵龙、岳飞、梨山老母、西楚霸王、九天玄女、托塔天王、济公、武松、黄天霸、秦琼、杨家将、观音菩萨直到玉皇大帝这样一支大得无以复加的队伍。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针对各地兴起的祭孔读经“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锋芒批判了这。最早反对把孔学说定为一尊的文章是易白沙的《孔平议》,随后更多的人投来。

当了解国家之意义。

由此陈独秀提倡“勤、俭、廉、洁、诚、信”几个大字,作为“救国之要

陈独秀期望培养一代“意志顽狠,善斗不屈,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顺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民。

其实,就在“五四”前后,统治中国人大脑的,还是纲常名教和鬼狐报应。辛亥革命驱逐了满族的皇帝,但并未及中国人大脑中的皇帝。1916年袁世凯要称帝,1917年张勋要复辟,这些“壮举”并非是毫无民意基础的纯闹剧。拥护帝制的壮士中,不乏辛亥革命的功臣。曾经被视为激党的康有为,此时却大力宣传要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宪法。在失去了皇帝的人心惶惶中,人们对心中的皇帝的依赖变得更急迫、更虔诚了。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问题》一文中说:“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国,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天下有二大患焉:曰君主之专制,曰教主之专制。君主之专制,钤束人之言论;教主之专制,禁锢人之思想。君主之专制,极于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汉武帝之罢黜百家;教主之专制,极于孔之诛少正卯,孟之拒杨墨。

当了解人生之真相。

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

这便使20世纪初年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于我们所珍的文化传统,必须行一番认真的清理和变革了。鲁迅说:

金和茅盾等人的小说里,描写过“五四”时期闭保守的四川人文景观。就在此时的四川,却产生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批孔急先锋,他的名字叫吴虞。

吴虞犀利地指了儒教与专制的关系,特别对封建统治者借作护命符的孔学说行了勇敢

当了解国家与社会经济之关系。

吴虞(18711949),字又陵,四川新繁人。他190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成都任教。《新青年》最初发行到成都时,只有5份,吴虞和他的学生各买了1份。

吴虞地为《新青年》所引,积极投这场文化变革。他发表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据论》、《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辨孟辟杨墨之非》、《对于祀孔问题之我见》、《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对封建旧文化旧礼教行严厉的批判。他说:

但是,这一本来并不奥的理,中国人直到今天也并不明白。能够怀着“保古”的目的去“革新”就已经算是开明之士了。于是,大多数人都到了“撕裂”

呜呼!孔孟之在六经,六经之华在满清律例,而满清律例则欧人所称为代表中国尊卑贵贱阶级制度之野蛮者也。

在《我之国主义》一文中,陈独秀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将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一方面努力变法图存,另一方面也努力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去抗击和消解外来的西方文化。齿上的新油和旧泥在一起,挂钟上的1234和丑寅卯并列在一起,北洋师的德国大炮上晾晒着禽飞兽走的大清官服…中学为、西学为用的理论使许多人仍旧沉醉在中华文明天下第一、外国鬼都是无君无父的禽兽的迷信之中。

二十四史,徒为帝王之家谱,官吏之行述,陈陈相因,一丘之貉。…知有君主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恢张君权,崇阐儒教;于人民权利之得失,社会文化之消长,概非所问。历史即为朝廷所专有,于是舍朝廷之事,别无可记。

一旦发生了亡国灭的危机,那么,不论这个文明曾经有过怎样的光荣,都不能不使人刻反省它的积弊。

“不能革新的人,也不能保古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