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的四月,各个诸侯王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国”之乎者也的之“之”就是去的意思,到自己的封国去,刘邦也往汉中走,这时候张良就来向刘邦告别,说我本来是韩王的人,我现在还要回到韩王的身边去,我临走有一个建议,建议你烧掉栈道,栈道是怎么回事?给大家看一个图,这块地方就是汉中,就是南郑,这个地方是咸阳,从咸阳到汉中这个地方,那个路是不好走的,所以很多地方要凌空在山上用木头这些东西修一条路,一条便道,这个叫栈道。张良说,你把这个栈道烧了,让项羽放心,表示你非常高兴、乐意地、满足地接受了他的封赐,准备就在汉中那一亩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没有什么野心了,把栈道烧了,刘邦马上采纳这个建议,把栈道烧了。
刘邦来到汉中以后,军心极不稳定,因为刘邦的军队都是楚人,跟着刘邦出来打仗盼望的是衣锦还乡,怎么结果把他弄到这个地方来跟充军差不多,谁愿意在这儿待,再一看刘邦把栈道也烧了,觉得刘邦这个人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跟着他能有前途吗?所以他手下的将领,兵士一批一批地逃亡,其中就包括来投奔刘邦的韩信。而这个时候,萧何发现韩信的逃走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让刘邦拜韩信做了大将军。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当了大将军以后,就对刘邦说,大王,我们不能待在这儿,你愿意待在这儿吗?刘邦说,谁愿意待在这鬼地方,我不是没办法吗?韩信说,办法是有的。关键是时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刘邦说,为什么?他说,现在军心思归,天下未定,现在天下还是一个纷纷乱乱的时候,韩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项羽封了这些诸侯以后,很快齐这个地方,就是山东这个地方就乱起来了,项羽当时封王的时候把齐一分为三,像秦一样,一分为三,封了三个王,这三个王互相是不服气的,而在灭秦斗争当中,最有功劳的一个齐国原来的丞相叫田荣的,项羽不封他,项羽不喜欢他,田荣就开始闹事,齐国闹得一塌糊涂,最后反了。项羽带兵就去平定齐国,然后韩信说,这个时候大概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情,韩信说这是个最好的时机,一旦天下定下来,没有人再愿意打仗了,现在是有人愿意打仗的时候,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出关。刘邦说,现在我栈道都烧掉了,怎么办?韩信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八个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然这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我得给大家交代一下,这是《史记》里面没有记载的,实际上是小说家言。这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从此揭开了长达四年多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帷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在逆境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又有出奇制胜的策略。
刘邦出关以后,战争并不顺利,他曾经是顺利的,因为他是乘虚而入,因为项羽带的人马在齐忙活着,南边这边他根本就控制不了,所以刘邦带着军队一路凯歌,一口气打到什么地方?打到了彭城。彭城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江苏省徐州市,是项羽西楚霸王的国都。这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胜利了,刘邦的军队打进彭城以后就不客气了,吃、喝,大摆酒宴,把项羽储存在彭城的好酒都开了坛,日夜酒会。项羽当然不能容忍了,那小子端了我的老窝。于是项羽带了一班人马,都是精兵强将从北方南下反扑过来,和刘邦决战。
这个刘邦打仗确实是不如项羽,项羽这个时候人数虽然少,结果把刘邦打得是落花流水,这场战争打到什么程度呢?打到刘邦死的人有10万人,这10万人的尸体都掉到河里面,把一条河都堵住了,变成一个坝,拦洪坝了,到这种程度,几乎刘邦要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