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下阕是嘱托梁汾转告汉槎要善自珍重,坚定明确的表示了自己要营救他的决心,全词全是在为友人着想,无一语是为自己盘算,足见容若心地光明磊落。情深我自判憔悴。为朋友,他心甘情愿憔悴费神,毫无怨言。似容若这样有情无私这样的男儿,文而有侠气,实在稀世难得。古时吴国公子挂剑留徐,以示信义。容若因汉槎姓吴而称其为吴季子。他自己的所为其实更接近一诺千金的贵族公子吴季礼。
金缕曲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添凝咽】
纳兰词,多愁苦之作,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容若多愁,却不完全是个消极颓废的词人。他的"愁",其实是在现实压力下,精神苦闷无处抒解的表现,透出丁香花般无可奈何的忧伤。今之女子感慨"嫁人当嫁纳兰君"以今天这些钢筋水泥森林里打磨出来的白骨精们犀利精刮的眼光,光是有"工愁善恨"的一面。而看不见其男儿血性的一面,想要一帮女人精如此称许纳兰也是不可能的。《金缕曲》几阕就颇见豪侠气。
《金缕曲-慰西溟》有"悲慷气,酷近燕幽"的感觉!此作是他写给一位叫姜宸英的好友的。姜宸英(1638~1699年),字西溟,又字湛园,浙江慈溪人。擅词章,工书画。生性疏放,时人识为"狷狂"。有《苇间诗集》、《湛园未定稿》、《湛园藏稿》等。这个人才学很好,可是屡试不第,属于才重天下人偏偏不中考官的典型。
康熙十七年(1678年)西溟到京参加"博学鸿词"考试,在京时曾寓萧寺。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书飞白大字"萧寺"所以后世遂以萧寺为佛寺之称谓。考试的结果是西溟未能中选。容若对他深表同情,并不以之狷介为异,留西溟居于府邸,与其交情甚厚。二人诗词往还,多唱和之作。
康熙十八年(1679年)西溟又遭母丧,其不如意,痛苦忿闷可想而知。秋后西溟决计南归奔丧,容若赋词慰勉之。这阙《金缕曲》词,是在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压制人才的社会现状表示了不满。
当中最精彩是"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一句。大丈夫不应因求官不成而急躁。弃功名不取,又是何等的高傲,容若在称美西溟"不肯因人热"的"丈夫气概"中也表现了自己!"因人热"的典故出自梁鸿,语见东汉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卷十八《梁鸿》:"梁鸿少孤…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梁鸿是个孤介有信念的男人,虽然有时候的行为显出做作刻意的姿态,比如当学生时不跟同学一起生火煮饭,非另起个炉灶才显得自己清净,妻子递水时也一定举案齐眉,动作标准。这种男人是不随和不可爱的,同他生活你更别指望他风趣给你惊喜,他的一举一动有礼可据,上至《周礼》下至《论语》一丝不苟,像个行为道德训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