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沁园chun(2/2)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闲愁,十年不断,恼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而今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恨落红。念著破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土。

梦醒后,想起她,心底充满不可言说的惆怅悔恨。你又在夜痛哭一场,日日如此伤动骨,容若呵,苏需要十年才尘满面,鬓如霜。而你,憔悴必定胜他十倍,是伍胥一夜白的凄凉。

单读后一首,只见哀思意恋恋不绝,一幅亡妻故去空悲切的情景俨然前,真的不逊于历代的悼亡词,我当初就很被动一把,觉得这比贺铸的《半死桐》写得帅很多,可看过复古妻的《祝英台近》后几落泪,了解背后的故事之后更是咬牙切齿,既有今日之悼念何必当初的离弃,这搞法就像生前不孝顺,死后大张旗鼓搞排场一样,左右死人是无福消受的,不过是活着的人借死人作秀,为自己脸上贴金。

外,纳兰容若以琴弹了这首哀歌。冒浣莲闻听之下,不禁心旌摇。这不加节制的悲伤,正是纳兰词动人心魄的地方,正是所谓哀怨屑,中国诗学讲究的是"乐而不,哀而不伤",一贯尊崇传统的梁羽生这次却借冒浣莲的一番好诗好词不必尽是节制的理来,叫人前心一亮!

这样说起来,就越发见得容若难能可贵,他是真心对待卢氏的,诚然有过忽略,但始终真情相对,温照顾若非如此,卢氏再好儿,也不会对他情不逾。好的情是丰满的,彼此滋养的过程,而坏的情,只会耗尽人的养份,使人拖沓疲惫,两两生厌。最终被摧毁至只剩

复古既别,其妻遂赴死。十年,复古重返,作怀旧(实为悼亡)词一首《木兰慢》——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哭一场。"一句,翻前人新意,用词浅淡,却将情写到极致。

我个人觉得,这阕词足可以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悼亡诗比肩,而绝不会逊。在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里这首词成了纳兰容若和冒浣莲相识的契机。

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1677)容若二十三岁。丧妻不久。此后几乎每年亡妻忌日均有词作,直至八年后以寒疾卒,终年三十一岁。此阕《沁园情真挚,缠绵悱恻字字动人。称得上哀婉绝艳!百字之间,容若将情绪转换不停,从他叹息卢氏早亡,到回忆往日夫妻间的恩情形,再到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对着妻的遗像,似乎觉得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怕妻为自己的苍老憔悴伤心。一路写来跌跌拓拓。情绪起落如飞鸟,又如飞鸟掠过天空一样自在。转换之间没有一丝雕琢造作的痕迹!容若呼无限伤凄:"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为全词更添情韵。让檐前滴滴淅淅的雨声,谱写我内心的痛苦。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也如一,但前人亡在,如何不令人百结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