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节(5/10)

晓得,玉石就是钱呢。哪怕这些玉石只不过是坯料,一旦运出去,就是大沓大沓的票子啊。晓得你藏有这类玉石坯料的,等于晓得你怀揣着黄金,明里暗中都有人盯着你哪。你守得住吗?

天华倒巴不得这场雨早早地落下来。前不久他惊恐万状地从上海逃回西双版纳,听阿爸说街子上的警察正等着他的到来,已经问及多次了,他就害怕得无心在阿爸的曼冗寨子待下去。提心吊胆地躲进附近的密林中熬了几天,终究不是一件长远事情,就听从了阿爸的劝,跟着阿爸托付的朋友康朗桑,一趟跑进了荒无人烟的密支那深山老林之中。

哦,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天华是趁着旱季的晴朗天,空甩着双手,仅仅背着一点儿换洗衣衫走进来的。一路之上,绿色越来越浓翠,林子越来越密,山峦迭着山峦。垮塌下来挡路的巨石,一块比一块大。而弯弯拐拐的山路越走越崎岖难行,羊肠小道的那种陡峭险峻,漫长路途,直让他觉得遥远得不见尽头,这一回,他算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始终悬吊吊提着的心,随着他走出中国的版图,算是踏实下来了。

雨一落下来,天华就认定,采玉汉子们是回不去了。想想嘛,一进雨季,那些艰险的山路上泥泞遍地,一脚踩下去,不晓得是深是浅。不少的路已经被大水淹没了,连牲畜都踩不下脚去。即使是那些看得清的路面,也都像是擦上了油,溜滑溜滑,莫说走,就连蹲下身子爬,都要爬得在地上打几个滚啊。

天华本就是来避风头的,采玉汉子们走不脱,正好给他做伴。要不,他正发愁呢,他们都走光了,他一个中国内地跑过来的人留着不走,势必引起人怀疑。到这地方来的人,哪个不是为玉石、为发财而来的呢。他要跟着采玉汉子们回去呢,才过去了没多久,万一曼冗的警察仍张网以待地盯着他,他又到哪里去躲呢?现在好了,雨季提前来了。不说其他了,玉石开采场周围,空气当中的粉尘,就比旱季时少了许多,呼吸都畅快好多。

前不多久,到达玉石峡谷以后,天华就看出来了,阿爸托付的这个朋友康朗桑叔叔,在当地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进入玉石开采场,置身于一帮粗野的汉子们中间,从上海过来的天华活脱是个文秀之人。缅甸老板用他浓眉下那双大大的眼睛犀利地打量了他一阵,见他有点文化,又是康朗桑带来的,什么也不向他打听,每天只是要他负责过个磅,记个账,留心一点玉石工们的开采信息。一旦炸出了玉窝子,找着了上好的玉石料,通一个信息,以便让老板好同玉工们砍价。老板是豪爽的生意人,对天华管吃、管住,每月给他六万缅币,相当于人民币九百元。有这点钱,他一个人买点烟酒,零花花是足够了。

一般开矿石卖苦力的工人,钻矿洞,打炮眼,炸石头,选玉矿石,一天累到黑,一个月只能拿到四万缅币。和他们相比,天华算是潇洒的了。不过,在天华的心底深处,他从来就没把每个月的九百块钱当一回事。他是到手多少钱,花去多少钱。抽的是好烟,喝的是好酒,有了时间,就跑进街子上的小馆子里,邀上像景颇汉子毕叫那样和他年龄相仿的三五个朋友,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再加上他也算管着点事儿,手中有那么点过磅权。人们见了他,都觉得这个小伙子够意思,是可交的朋友,他们会主动和他打招呼。故而玉石矿上有了啥子信息,天华往往是最早晓得的人。

大雨落下来的同时,鸡肠峡矿洞里发现了一个大大的玉窝子的消息,天华就是在玉石工们对大雨的报怨声中听说的。照例他把这消息告诉了矿老板奈朋,奈朋不动声色地扬了扬他那粗浓的眉毛,满意地用他那厚实的巴掌拍着他的肩膀说:“要得嘛,今晚上,你就帮我辛苦一趟,跟着他们进一次洞子,看看是真是假。”

天华一口答应下来。他心头说,奈朋是玉石矿老板,他见过的多了。工地上不是盛传,去年一处玉窝子,他看准了,一炮就炸出了三百多万人民币吗?既然老板要他加夜班,那就去罢。

奈朋看他答应得这么爽,高兴地笑了,又一次重重地击打着他的肩膀道:“鸡肠峡那地方我晓得,下坡的路途险,难得走,回来尽是上坡,更难得爬。这样吧,晚上好好吃过一顿夜宵,你再上坡去。”

天华感觉得到奈朋对他的关心,声气清亮地答应:“要得。”

夜里,和玉石汉子们打过几圈牌,趁着雨不大,天华走进了街子拐角上碧玉美人的小锅米线铺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