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niu司令(2/3)

我当时的想法是,成立"造反队",只是应付一下,千万注意别像五七年"反右"最后把自己拗去。运动总是一时的,应付过了这关,把里的同志们安全带过去就得了不怎么说,不抢先,不冒前,别武斗,别闹事,别渗乎社会上的两派就行。

往帐上记,反正上边有神,支援小将们。事儿,苦大累,那些小祖宗那么好侍候呀。我们设备三番五次挪,绘他们腾住,没窝儿了,最后只好搬到局长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里办公。这时别的都成立"造反队",唯独我们没成立,这样就像我们不革命,对"文化大革命"有情绪有看法有意见,无形中就有压力了。我想个办法,天天下午持两个钟学习,念文件,念社论,两报一刊社论,学语录,唱语录歌,唱国际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可风言风语就来了,说我们设备是"逍遥"。那时不是有句号叫:"不革命就是反革命"吗?一个老局长对我说:"你们怎么这么保守呢?人家都成立队了,你们这样不怕人说?"还有一个老技术,人不错,也悄悄劝我:"你们也别叫人家有看法,总得有所表示。"我琢磨一下,就找来一份传单,是别的"造反队"成立的宣言,基本上词句不动,改改后边的署名,起个组织的名字,叫"东方红造反队"。刻钢板印传单,还是老局长帮着我们翻片儿印的,贴去,就算成立了。我们这个组织是这局里最后成立的,这个局里也是山河一片红了。其实,成立了也麻烦。因为整个局,包括下边的各个公司各个厂已经形成两大派。而我们在局里人数最多,下边又着十几个厂,有些厂没厂长,我们直接,被认为有实力,各厂的人加起来几千号,所以两派都争取我们。

一个"造反队",一天拿个本本找我,给我看。这大概是六七年的事。他说:"这个本是五月三十号打市里-革联-家抄来的,上边有咱主任在他家汇报局里运动情况时,说你的话。"我一看,大吃一惊,又莫名其妙,竟然写着我爸爸是国民党的司令。我非常恼火,投影儿的事,我怎么成了国民党司令的儿于了?等到两派大联合时,我当众问他是怎么回事。基建一位同志说:"我知是怎么回事,几年前,有个同志在我们里说,季相声《牵记》的司令

一加"造反队",明白的事更多。过去是在"造反队"外边看"造反队",现在是在"造反队"里边看"造反队"。真心说,关心国家大事,都是胡扯,不能不这么喊罢了。有的有捞,挣命;有的像我,也是明哲保,稳住劲儿。这么大的运动,谁知自己一个闪失栽在哪里。这决不像"反右"那样掏心掏肝,谁都不拿真心的,谁都有自己的一盘算盘殊儿,谁都留有余地。搞运动搞得人了,比老家贼还贼。我的原则是不参加辩论,别卷去,稳居中游,只边边沿沿没风险的事。比如鬼蛇神,组织他们学习,贴贴大标语大字报。"君不动手",不动武。幸好我们局里没发生什么武斗。要说我们局的两派,都因为人际关系的背景。所谓观,不过是借。这两派以两位局领导为分界线,谁是谁的人,互相都清楚。原先不清楚,一闹也清楚了。一派是局里的老人,原先的,再一派都是后来调来的新人,大都是政工,跟随一位后来调来的领导。这些都有斗争经验,习惯暗斗,不善明斗,别看运动激烈时也吵吵架,可天天中午还一块吃饭,打打岔。就这形势,还不错,没有你死我活,后来大联合也不费劲,二十六块牌往门一挂就算联起来了。我主要抓住一,就是抓业务,那时叫"促生产",最保险,运动后期秋后算帐,也算不到活的人上。直到后来搞万名下放,我们一直也没停顿工作,我想这样就保平安了吧。

可没想到,你不找事,事来找你,居然找到我上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