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有個外國人向她的姑姑致意,想望愛玲與他發生關係,每月可貼一點小錢,
汪先生去世后,南京的官吏皆落于窮途末日,他們勾結重慶,成了半公開。
但亦每有好開
牆外,我不曾想到要避嫌,愛玲這樣小氣,亦糊塗得不知
妒
人,已恩怨都淨,有思慕亦宁只是反省。漁樵閒話里的反省。
當領袖的一大忌,我倒覺得這是汪先生以禮待天下士,不把他們當
作家臣。汪先生又被認為欠重組織,所以鬥不過蔣先生,其實中華民國已現有典
品仙派來的一位參謀。我見他們卑屈奉承,那參謀亦像此間諸人的家
命都要
池田悲憤,我亦陪陪他,明知不能,仍真心想望再得一年半乃至一年。可是中國
少有悲憤驚痛。
是看不起他。
忌。
那外國人不看看愛玲是甚麼人。但愛玲說時竟沒有一點反,我初聽不快,隨亦
的人,但又文靜。他飛揚跋扈一世,而沒有傷害過人,破壞過事,連他的宣佈對
國府軍兩星期就解決它。”我只以一句話收束、“不這樣簡單。”也使他知覺我
海塵俗之事有千千萬,陽台下靜安寺路的電車叮噹來去,亦天下世界依然像東風
三
隨后我到上海,一住月餘。與愛玲在一起,過的日只覺是浩浩陰陽移。上
章制度,宁是要使其空氣通,不礙人的大志,行政效率自然會提
,此外再強
南宋張孝祥詞、“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我對汪先生與他的一朝
英宣戰,事實上亦不曾損動人間一草一木。梅
占先,不及在后的桃李漫山遍
行于合縱連橫的活潑。
造橋濟人,她化為持楫女
,立在船中,宣言有能以銀錢擲中其
者,許為夫
灑然。我們原來是與眾人並生。愛玲使我想起民間說觀世音菩薩到一處,要醵資
漸漸聽得見飛機聲。義大利已敗亡,德國亦只在旦夕間,但願再有一年半的時間
在建軍,每說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我覺得應當倒轉來,七分軍事,三分政治。”陳公博是親經歷過北伐,所以說這話,但他亦未必就曉得民間起兵。可是跟
晚上我去池田家。外面拉警報,熄了電燈,放下重簾,兩人在燭火下對坐,
我席過一次宴會,倒有次長及立法委員六,七人,是專請安徽抗戰區司令官李
,我們的軍事政治學校可以辦成,可是只怕涯不到了。池田浩歎說、“日本今以
靠他來救,我就偏不敬他酒。但是也了言。我說抗戰是要勝利的,日本必敗,
日,與蔣好又
惡,但與胡漢民閻錫山等仍不朋比,他惟如孫中山先生的以直
一國敵六十國,若有法,那亦可以,卻又沒有
法。原來亦可以是解放亞洲的
可與共天下事?可與共天下的只有是民間新起之人。
惜南京無人”他、“這個絕對不會,那時國人誰還願意內戰?共產黨若動,
人與日本不同,中國人覺得雖成敗現實,亦仍如天地未濟,遂有一種浩然之氣,
但是我不投奔,亦不受擒。我只希望蔣先生愛惜抗戰,要想到還有內戰在后。可
汪先生的人,如陳公博且已迷惘,能吏如周佛海梅思平陳群等,更像已經看破紅
汪先生遺言墓前種梅,他的皎潔與得時代節氣之先是像梅
。他是個好動
野,但這也是各人的緣會,都不必比羨,不必咨嗟的。
他、“這是大后方的信念,總在今后兩三年里。”我
、“我還比你看得近,
我們兩人在一起,只覺前的人兒即是天下世界的真實。愛玲亦不避嫌,與
我這次來南京,見了陳公博,他今繼汪先生為代理主席,問我時局的前途,
我答戰事已近末梢,國事尚在草創,意謂此間政治尚欠下工夫。他、“我意重
桃李自
。我與愛玲說起小周,卻說的來不得要領。一夫一婦原是人倫之正,
塵,其他社會上受過學校教育的青年,又渾都是主義理論,汪先生當年又有誰
戰爭,竟然糟塌了。”但是將來還要來過,惟不由日本,而由中國面。當下見
化組織只有使中華民國走樣。人又說汪先生反覆無常,其實他聯共反共,抗日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