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却生生死死都离不开社会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视下,甚至隐居和自杀都可以是在扮演一角
。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
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
我承认,我需要到世界上去活动,我喜旅行、冒险、恋
、奋斗、成功、失败。日
过得平平淡淡,我会无聊,过得冷冷清清,我会寂寞。但是,我更需要宁静的独
,更喜
过一
沉思的生活。总是活得轰轰烈烈
闹闹,没有时间和自己待一会儿,我就会非常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
那么,不要如何呢?不,那更可怕,我们将不再能看风景,听音乐,呼
新鲜空气,读书,散步,运动,宴饮,尤其是——世上不再有男人和女人,不再有
情这件无比
妙的事儿。原来,灵魂的
愉悦
本就离不开
,没有
的灵魂不过是幽灵,不复有任何生命的激情和
乐,比死好不了多少。
所以,我要修改帕斯卡尔的话:是奇妙的,灵魂更奇妙,最奇妙的是
居然能和灵魂结合在一起。
多数时候,我是独的,我曾庆幸自己借此避免了许多虚伪。可是,当我关起门来写作时,我怎能担保已经把公众的趣味和我的虚荣心也关在了门外,因而这个正在写作的人必定是真实的我呢?
我走在街上,一路朝熟人微笑;我举起酒杯,听着应酬话,用笑容答谢;我坐在-群妙语连珠的朋友中,自己也说着俏
话,赞赏或得意地大笑…
五真与伪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
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
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喧哗的白昼过去了,世界重归于宁静。我坐在灯下,到一
独
的满足。
我知,一个人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社会而
耶稣说:“-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他在向其门徒透自己的基督
份后说这话,可谓意味
长。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
上,便是那个清明宁静的自我。这个自我即是我们
上的神
,只要我们能守住它,就差不多可以说上帝和我们同在了。守不住它,一味沉沦于世界,我们便会浑浑噩噩,随波飘
,世界也将沸沸扬扬,永无得救的希望。
四动与静
“成为你自己!”——这句话如同一切德格言一样知易行难。我甚至无法判断,我究竟是否已经成为了我自己。角
在何
结束,真实的我在何
开始,这界限是模糊的。有些角
仅是服饰,有些角
却已经和我们的躯
生长在一起,如果把它们一层层剥去,其结果比剥葱
好不了多少。
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心中会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这不是我!”于是,笑容冻结了。莫非笑是社会的,真实的我永远悲苦,从来不笑?
我上必定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这另一个自我,如同罗曼·罗兰所说,是“一颗清明宁静而非常关切的灵魂“。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鼓励我拼命
受生命的一切
乐和苦难,同时又始终关切地把我置于它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召回它的
边。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我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任何风雨都侵袭不到也损坏不了的家园,使我在最风雨飘摇的日
里也不致无家可归。
不得不费许多
力来伺候
:喂它,洗它,替它穿衣,给它铺床。博尔赫斯屈辱地写
:“我是他的老护士,他
我为他洗脚。”还有更屈辱的事:
会背叛灵魂。一个心灵
好的女人可能其貌不扬,一个灵魂
贵的男人可能终
残疾。荷
是瞎
,贝多芬是聋
,拜
是跛
。而对一切人相同的是,不
我们如何
心调理,
仍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老和死亡,拖着不屈的灵魂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