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从她的声音——看清她的内心,而她的脸色与声音都对博福特的突然出现流露出厌烦,甚至是惊愕。可话又说回来,假如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她专为会见他而离开纽约不是更糟吗?如果是这样,她就不再是个令人感兴趣的目标了,她就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最卑鄙的伪君子:一个与博福特发生桃色事件的女人,她已经无可救药地把自己“归了类”
不!假如她能看透博福特,或许还瞧不起他,却仍然因为他有优于她周围其他男人的那些条件被他所吸引——他在两个大陆和两个社会的生活习惯,他与艺术家、演员及那些出头露面的人物的密切关系,以及他对狭隘偏见的冷漠轻蔑——那么,情况更要糟一万倍!博福特粗俗、没教养、财大气粗,但他的生活环境、他的生性机灵使他比许多道德上以及社会地位上比他强的人更有谈趣,后者的视野仅局限于巴特利与中央公园。一个来自广阔天地的人怎么会感觉不到这种差别,怎么会不受其吸引呢?
奥兰斯卡夫人虽然是出于激愤,才对阿切尔说她与他没有共同语言,但年轻人明白这话在某些方面不无道理。然而博福特却通晓她的语言,而且讲起来驾轻就熟。他的处世态度、情调、看法,与奥兰斯基伯爵那封信中流露的那些东西完全相同,只是稍显粗俗而已。面对奥兰斯基伯爵的妻子,这可能对他不利;但阿切尔大聪明了,他认为像埃伦-奥兰斯卡这样的年轻女子未必会畏惧任何使她回想起过去的东西。她可能以为自己已完全背叛了过去,然而过去诱惑过她的东西现在对她仍然会有诱惑力,即使这违背她的心愿。
就这样,年轻人以一种充满痛苦的公正态度,为博福特、为博福特的牺牲品理清了来龙去脉。他强烈地渴望开导她。他不时想到,她的全部需要就是让人开导。
这天晚上他打开了从伦敦寄来的书,满箱子都是他急切等待的东西:赫伯特-斯宾塞的一部新作,多产作家阿尔冯斯-都德又一卷精品故事集,还有一本据评论界说是十分有趣的小说,名叫《米德尔马奇》。为了这一享受,他已经谢绝了三次晚宴的邀请,然而,尽管他怀着爱书人的审美乐趣翻阅这些书,但却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书一本接一本地从他手里丢下来。突然,他眼睛一亮,从中发现了一本薄薄的诗集,他订购此书是因为它的书名吸引了他:《生命之家》。他拿起来读,不知不觉沉浸在一种与过去他对书籍的任何感受都不相同的气氛中。它是那样强烈,那样丰富,又那样说不出的温柔,它赋予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一种新鲜的、缠绵不绝的美。整个通宵他透过那些迷人的篇章追踪一位女子的幻影,那幻影有一张埃伦-奥兰斯卡的脸庞。然而翌晨醒来,他望着街对面一所所棕石的住宅,想起莱特布赖事务所他的办公桌,想到格雷斯教堂里他们家的座位,他在斯库特克利夫园林中度过的那几个小时却变得像夜间的幻影一样虚无飘渺。
“天哪,你脸色多苍白呀,纽兰!”早饭喝咖啡时詹尼说。他母亲补充道:“亲爱的纽兰,最近我注意到你老是咳嗽,我希望你不是劳累过度了吧?”因为两位女士都深信,在那几位资深合伙人的专制统治之下,年轻人的精力全部消耗在职业的俗务中了——而他却从未想到过有必要让她们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