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奔向延安(2/4)

就是这一声,惊动了日伪军,探照灯“刷”的就扫过来了,敌人的枪声也响了。赵大刀睁睁地看见有两个学生在奔跑中倒下了,他大喊着:趴下,快趴下。

两个人又回到了发前潜伏的树林里。赵果受伤了,一颗弹划破了,看样并不重。幸好发前

通过封锁线之前,赵大刀和通员了明确分工,俩人把十几名学生分成了两组,通员带领的一组先期通过,剩下的学生是第二组,他负责断后。

当然,这个情况通员只对赵大刀说了,并没有告诉那些学生们。赵大刀的眉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知,考验他的时候到了。整支队伍里,只有他和通员经历过战斗,队伍能否顺利地通过这最后一封锁线,就看他和通员的了。如果过了封锁线,他们就陕西,离陕北也就不远了。

夜幕降临后,炮楼上的探照灯像扫把似的,在一片漆黑中来来回回地扫着,世界一下就变得明明暗暗起来。他们大气不地伏在树林里,等待着最佳的时机。远,有一颗星划破了暗夜,最后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时间一分一秒地逝着。

有惊无险。这里的通员早就摸好了情况,有时还打通了伪军,那些伪军不过是鬼的走狗,给当官的几块银元或是鸦片,伪军也就睁只、闭只,朝天上胡放上两枪,装模作样地从炮楼里追来,然后骂骂咧咧地回去向日本人差去了。

他们到北同蒲铁路线时才明白,日伪军早已在此设下重兵。北同蒲线是山西的命脉,日军军火的供给,都是通过这条铁路线源源不断地输。在这之前,有抗日武装曾破坏地铁路,让日军损失惨重。以后,日伪军增派了大量兵力,铁路沿线炮楼林立,堑壕纵横错;车站上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巡逻的日伪军走灯似的地晃来晃去。

这时,他听见赵果在喊他:大刀哥,我受伤了。

夜时分,敌人巡逻的影明显减少了,两个哨兵抱着枪倚在电线杆上,的。这正是赵大刀们所期待的机会,通员挥了一下手,弯腰带着几个学生摸黑暗中,很快就消失在敌人的堑壕里。赵大刀带着另外的学生也要发了,这会儿,他才发现赵果的手正地拉着他的衣襟。他在心里笑了笑,拍了拍赵果的脑袋,挥了挥手,几个人便学着前面人的样,摸黑暗中。

下这十几人的队伍,毕竟不是红军的战斗队,他们还是一群孩,想通过封锁线,能行吗?赵大刀的心里没底,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孱弱的赵果,心里顿时沉甸甸的。

他循声望去,赵果在一棵树后,向他招手。

到达北同蒲线铁路之前,通员就反复调过铁路封锁线的危险。包括赵大刀在内,他们都没有把通过一条铁路想得有多么难。不就是一条铁路嘛,打一个冲锋,憋气,一闭,说过去就过去了。

通员是老通了,他反反复复经过这条封锁线已经有十几次了。他经历了成功,也遇到过失败。上一次,也是护送一批上海来的学生,结果,在过这条封锁线时,牺牲了五六个学生。

傍晚的时候,队伍潜伏在离封锁线很近的一片树林里。他们能听到日伪军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和换岗时的吆喝声。十几个学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睛瞪圆了,拳也攥了,呼急促地盯着封锁线。学生们的张无庸置疑,任凭赵大刀和通员怎么学生的工作,仍放松不下来,张的神经就那么绷着。

即便是这样,这些学生还是受惊不小。没参加革命前,无数次地把革命的浪漫想象过了,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单调而又惊险,革命的过程是用一双脚,一步步地走过来的,这也就有了许多的艰辛和苦难,甚至是血和牺牲。这是青年学生在参加革命前没有想过的。

在通过铁路线之前,赵大刀一行在铁路线十几公里的一个村里住了下来。这是八路军的一个保垒,每次有过往的人都会在此落脚。安顿好学生后,通员领着赵大刀到铁路附近摸了一下情况。真是不看不知,一看吓一。赵大刀看到铁路,就想到了湘江,要过这条铁路,并不比过湘江容易多少。

刚开始,一切还都顺利,他们跑几步,然后蹲下来,等探照灯扫过去了,再接着往前跑。就在队伍已经快通过一半封锁线时,不知是谁跌了一跤,还“妈呀――”叫了一声。

赵大刀只能往回跑了,他不能扔下赵果一个人。他的跑动引来了敌人的注意,敌人向他们这里冲了过来。他用手扯起赵果,跌跌撞撞地冲下铁路,向黑暗里摸去。敌人也不知对方的浅,朝黑暗里放了几枪,就收兵了。

他的喊叫,招来了敌人的一梭弹,他在地上翻着,隐在一块凹地里。他不能一个人跑,他的任务是断后,不能丢下一个学生。敌人的枪声一阵似一阵,有一队敌人一边打枪,一边吆五喝六地向这边跑来。赵大刀压低嗓门喊:还有人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