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此处有一封书函。”来人年方二十五六,容貌俊美,谈吐文雅,像个生意人。
“你原来真是明石扫部手下?”
“这…是。但小人职责实际与军务无涉,小人如今专门负责从堺港到长崎的船务。”
“哈哈!这么说来,你和我一样,太平时还有些用处,打起仗来就一无是处了。”
“呃…是,是有那样的说法。”
长安从同心手中接过书函,边看边问:“你信洋教?”他似漫不经心,实则在认真观察对方的反应。
对方似是吃了一惊,道:“大人知道?”
“哪能不知!每次看到胸前挂着十字架的人,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
“这么说,总代官大人您也信奉…”
“不,那倒不是。总的说来,洋教徒对自己很是严谨。”
“惭愧。小人名桑田与平,信函上也写着。”
“是写着。不过只有名字,未说何事。喝酒之前,先说说此行的目的吧。”
“多谢大人。”桑田身子有些僵硬,施了一礼道“乃是关于生丝的生意…小人想获生丝进口之权。”
“哦?那可找错人了。我只管金矿。”
“在下对此甚为清楚。”
“那还来找我谈生丝?”
“小人看出,获生丝进口之权的人,都非洋教徒。”
“哦,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大御所和将军大人各有信奉,大家也知,这情形和太阁时可不一样。”
“非也。小人想,与其说大御所身边的人厌恨洋教,不如说乃是有人不喜欢耶稣派、弗兰西斯派和多米尼加派。”
长安摇了摇头,戒心益甚。果然,他们都对三浦按针不满。他遂道:“我可明白地说,无那等事。真不明人怎会有这种念头…”
桑田好像相信了长安真的对此一无所知。他略放松了些,轻轻吁了一口气,表情严肃地跪坐下“其实,洋教国家也分两种。”
“哦?这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开始时,众人都信天主教,后来出现了所谓清教徒,形成了实行新教教义的国家,信奉新旧两教的国家,不断在欧罗巴燃起战火。”
“你倒是清楚得很。”
“是。日本有人原本信奉天主教,也就是旧教。新教的船只在庆长五年时第一次进入我国。”
“船?”长安假装糊涂。
“就是三浦按针乘坐的博爱号。”
“哦,对,三浦按针,我倒是有所耳闻。他尊大御所之意,发誓绝不会把欧罗巴的战火引到日本来。他绝不会那般做。此人比我们更执著,我信他。”
“总代官大人,您真这般认为?”
“你说长谷川大人不这般以为?”
“不不,长崎的奉行大人也有同样的想法。”
“这么说来,我们二人都这般想,你们却不信?”
那人语塞。
长安端起酒杯“哈哈!这般说来,你们认为乃是因三浦按针在大御所身边,你们才得不到生丝进口之权?”
“不,那倒不是。”桑田与平刚喝了一小口酒,听到长安的话,立刻抬起头“一不留神,长崎港便可能萧条了。长谷川大人也希望能与总代官大人谈一谈。”
“长崎变萧条?”
“是。大海如此广阔,小人不知应否在总代官大人面前说这些,不过有些交易自是见不得天的。”
“哦?到底怎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