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浅谈西泽保彦的幻想空间--既晴(2/2)

阅读本作之初,也许有很多人会联想起《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2004)这科幻电影——主角的每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严重影响后续的事件发生。然而,在我的脑海里徐徐涌现的,却是在以前学生时期所接过的,电视游乐推理游戏。

也许就是这犹如电脑游戏般的故事架构,令读者得以抱持著愉悦的心情,人西泽保彦充满奇趣的幻想推理世界。在西泽所独创的“SF新本格推理”中,未来我们还可以见到不停换的人格、摄取定量酒就能瞬间移动、只要摸即可复制生的超能力…等异想设定的解谜推理——现在,就从这回九日的杀人事件开始吧

像《恐怖惊魂夜》这样的电玩游戏,情节设计相当复杂、迂回,是不可能一次破关的。真想逮捕犯人,一开始通常得GameOver许多次,才有可能摸索破案的方向。换句话说,案情前既定的对话及事件,那是省不掉的;有时候玩到情节末段,才终于恍然大悟,发现原来一开始有个看似无关要的关键本就选错了,只得重新再来…

lipK.Dick)的科幻推理作法。亦即,作者在故事中加了一、两项非现实、极为单纯的世界观设定,其余均与普通世界无异。在读者也接受了作者新增的幻想设定的前提下,行符合新世界观设定的推理。不过,以我个人读过的科幻推理杰作,多半将谜底构筑在作者所新增的幻想设定之中,也可以说这理方式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因为,若故事的谜团与这项幻想设定无关,作者实在毫无必要为了这个谜团,多此一举地设定新的世界观。他只要写一本传统概念的解谜推理即可。例如艾西莫夫,他的机人侦采伊利亚·贝莱系列探案,谜团总与科幻设定息息相关;我们也可以在“黑寡妇系列”中见识到艾西莫夫为“普通”解谜推理作家的表现——这个系列则不需要任何的科幻设定。

是的。这几乎就是《死了七次的男人》的故事主结构了。主角久太郎拥有“同一天重复九次”的特殊质,他在祖父决定重新拟定遗嘱的关键时刻,了时空回圈,同时遭遇祖父被杀的事件。但,西泽保彦表现崭新创意之,却在于侦探不断重复同一天、不断设法行搜查,并非只是想找杀害祖父的真凶,他更重要的目的是——阻止谋杀案的发生。亦即,这是一“为了避免命案发生,必须设法行搜查”的解谜推理。

由推理作家我孙撰写剧本的《恐怖惊魂夜》(1994),是超级任天堂广受迎的推理游戏。一群结伴游,雪山庄的大学生们,遭遇了血腥残酷的杀人事件。游戏的表现方式,犹如推理小说般提供充分线索,但在关键的分歧,则必须仰赖玩家智慧,必须冷静地针对案情丝剥茧,才有机会揪真凶。倘若切特殊的分歧事件,就会特定结局。然而,如果稍有失察,更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害者,GameOver。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