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不管宋美龄说些什么,都会赢得美国人的心声。胡适未免太头巾气了。
胡适更讨厌宋美龄的虚骄,说:“她一股虚骄之气,使我做恶心。”(《胡适的日记》手稿本,一九四三年三月四日)这种虚骄,广大的美国民众是看不到的,不过比较接近她的人,迟早会发现马脚。她代表苦难的中国来求助,但她豪奢如贵族,诸如包下豪华旅馆的整个第十二层;在白宫住的时候,带着两名护士、两名姓孔的家族(包括孔二小姐在内,罗斯福误呼她“我的小男孩”),每天换丝床单,有时一天要换两次。她来自革命的中国,但她对手下颐指气使,在白宫时常呼唤仆役,使美国官员恶心;当警卫人员提醒她要守时,她竟要求撤换那个警卫。她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但却与蒋介石一样不知民主自由为何物。有一次在白宫餐桌上,罗斯福向她提及头痛的美国矿工罢工问题,问她将如何对待像刘易士(JohnLewis)那种工运领袖,她很自然地举起那双美丽的小手,向自己的喉咙一划。罗斯福从桌子那边看到自己的老婆见到这一幕之后,再继续谈话。(EleanorRoosevelt,ThisIRemember,P.284)她得意忘形之余,最后也得罪了罗斯福,她在白宫住宿时,忽然心血来潮,向罗斯福说,当她离开时,他不必起身。罗斯福很温和地回答说:“我亲爱的孩子,即使我想,也站不起来啊?选”(见FDRMemoirs,P。344)她竟忘了美国总统早已半身不遂。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善意地问她,美国要如何把援助送到中国,她把这个问题抛给罗斯福;当罗斯福说将以上帝允许我们的速度运去,她接口说:“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们。”(TheLor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语带讽刺,把罗斯福的脸都搞红了,不知是羞还是怒。罗斯福的财政部长摩根索(HenryMorgenthau?熏Jr.)向他的部下说,总统恨不得要她早点离开。(JohnBlum,FromtheMorgenthauDiaries,Vol.3,P.106)塔奇曼女士认为,罗斯福并不太在乎个人的不快,而是怕蒋夫人的行为可能会损及她的公众形象,破坏了他的对华政策。(Tuchman,StilwellandtheAmericanExperienceinChina,P.446—451)
宋美龄直到一九四三年的六月底才离美,在美将近半年之久。整个讲来,她的这次访问是相当轰动。连英国驻美大使哈利法克斯(LordHalifax)都怕美国受到蒋夫人旋风的影响,答应中国一些做不到的事。(SirL.Woodward,BritishForeignPolicyintheSecondWorldWar,P.425)美国民意为重,宋美龄赢得民意,使蒋介石直接受惠。在民意的支持下,罗斯福放手援助蒋政权,还要把蒋介石领导的中国,提高为四强之一。
宋美龄离美后,前往巴西与姊姊宋蔼龄见面,到七月四日才飞返重庆。在蒋介石身边的唐纵于当日日记说:
蒋夫人由美载誉归来。下午,蒋夫人由美归国,委座乘机赴新津接她,但夫人直接乘机在白市驿降落,没有往新津换机,所以没有接到。委座回来时,适经国亦由桂林来渝,同时降落,几乎飞机相碰,危险极矣?选(《在蒋介石身边八年》,页三六七)
蒋介石兴冲冲地去迎接久别的老婆,不但没接到,而且差一点父子飞机相撞,真是晦气。原来接不到并非偶然,唐纵于八月十五日又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