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节老美又来帮忙了(2/6)

吴国桢虽然丢掉了“省主席”但是一官匏系,仍旧保留了“政务委员”他不想,前后五次请辞,可是都不为蒋介石所准,显因剩余价值未失,他也就不再持,只是愿到国一行。因为只是不快,并没闹僵,他的国之行就被批准了。吴国桢带着老婆去国后,一开始尚没说什么,不料台北这方面发生了“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蒙混舞弊,不尽职守”案,王世杰被撤职,有贪污之说,牵连到吴国桢。吴国桢正在国坐冷板凳,愈坐愈不是滋味,心有未甘,乃写好启事稿,寄到台北各报辟谣。台北各报不敢登,送呈中央党秘书长张其昀;张其昀也不敢登,送呈蒋介石;蒋介石看了,说不必登了。吴国桢再由他在台北的父亲面,再送稿到台北各报,请求刊登,各报一律拒登,吴国桢火了,在国亮了一手,蒋介石登,蒋介石无奈,勉登在一九五四年二月七日《中央日报》上。启事是一月十五日的日期,可是拖了二十三天才登,蒋介石以为可息事宁人,但太迟了,吴国桢已在二月七日同一天,发表了指摘国民党的话,十六日又继之以再。不过这批评,尚称空,如“不民主”、“过于专权”以及“若人士竟认为与共产主义作战,必须采用共产主义的方法”等等,说来说去,尚不落实证,不料国民党中CC派要秀,也为了不甘让吴国桢这样神气的辟谣,乃决定予以制裁,方式是由吴国桢在南开的老同学“立法院院长”张面,在“立法院”开刀。二月二十六日,张藩以“立法委员”份提质询,二十七日即见报。可是吴国桢厉害,当天就加以反击,二十七日有芝加哥合众社电及二十八日有纽约中央社电。同一天,吴国桢又扩大战场,发致国民代表大会函一件,其中指责蒋政府之“一党专政”、“军队党化”、“特务横行”、“人权无保障”、“言论不自由”、“思想控制”等等,并建议“国民大会”查明国民党经费来源、取消军中党组织、限制特务机关权力、追究抑制言论自由的责任、撤销青年救国团等等,无不针对蒋氏父

山再起,新总统于一九五三年二月的国会咨文中,说明不再限制蒋介石对中国大陆的军事活动,而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杜勒斯(JohnF.Dulles)更是冷战时期的反共健将,对反共的蒋介石特,独裁不独裁、民主不民主,也就无所谓了。此一发展卒有一九五四年底的《中共同防御条约》,为蒋介石提供军事上的保护伞,同时也拴住蒋,不准他随便反攻大陆,把国卷。(参阅Kirkendall,AGlobalPower,P.104)总之,老又来帮蒋介石的忙了,到六十年代为止,又提供了四十余亿援;到七十年代底为止,一贯承认蒋“政府”为“惟一合法的中国政府”蒋介石在台湾终于安定了下来,在全球冷战对抗的夹里安定了下来,享受他一生中少有的长期安定。

安定固然,但并不安分。他知最气他用人惟私,认为是失去大陆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撤退到台湾之后,为了赢得老的青睐,一方面把老不喜的CC陈立夫充了军,我们从司徒雷登拍给国务院的电文可知,他一再向蒋建议陈立夫离华赴考察政党政治,并曾要求“解散CC派”(dissolutionoftheccclique)(见Rea&Brewered.,theForgottenAmbassador,P.131,137,288),另一方面起用了吴国桢当省主席,孙立人当陆军总司令,以示用人惟才、惟公,并表示民主开明。就是由老自己来选任此文武两要职,亦非吴、孙二人莫属。但是老帮定蒋之后,吴、孙二人原对外作用已小,而对内的问题立即浮上台面。民主开明、有才有能并不有利于权力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一文一武建立了声望与权势,即使动摇不了他自己的地位,必将成为儿经国走向权力之路的拦路虎。置吴、孙,于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即已开始酝酿,岂偶然哉。知事件的源,有助于明白事件的表象。

吴国桢是湖北佬,生于一九O三年,清华,一九二六年获得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翌年回国官。抗战胜利后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当大陆局势逆转,逃难到台湾的国民党大员不知凡几,而吴国桢官运仍然亨通,当上了“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台湾省“主席”显因合乎老的论才标准。但是这一任省“主席”下来,却跟国民党党中央结了梁,最后终以辞职闻。在他辞职前,一会儿请病假、一会儿递辞呈,已经暗汹涌,这一暗内幕,我们至今不清楚,大概政见之争者少,权力斗争者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