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节大刀王五(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34节 大刀王五

第34节大刀王五

梁启超回到上海,已是一八九八年的chun天。这一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过去多少年的经营,都在这一年快速有了结果。先是四月二十八日光绪皇帝召见了康有为;十六天后,五月十五日,皇帝又召见了梁启超,赏给梁启超六品官tou衔,要他办理印书局事务。这是一次很奇怪的召见,an照朝廷定例,一定要四品官以上,才有资格被皇上召见,皇上是不召见小臣的。那时候梁启超只有二十六岁,不但不是小臣,gen本是一介布衣,由皇上召见布衣,这在清朝开国以来,都是罕见的事。

罕见的还不止此。七月间,谭嗣同也被召见了。七月二十日,发表了四个军机章京,军机章京像是唐朝参知政事的官,官位不算大,但接近皇帝,有近乎宰相的实际权力,光绪皇帝认为康有为名气太大,怕刺西太后的yan,所以把康有为安排在皇gong外面,双方通过四章京,保持联络。于是,在退朝以后、在下班归来,在南海会馆、在浏yang会馆,就多了大家聚会的足迹。

不过,聚会对谭嗣同说来,不是很单纯的。康有为、梁启超、乃至其他三位章京——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他们都纯粹是知识分子,就是一般所说的书生,他们的jiao游范围,是狭窄的,但是谭嗣同却不然。他的jiao游,除了和他一样的书生以外,还包括五湖四海的各行各业人wu,也就是书生yan中的下层阶级。谭嗣同小时候读左太冲的诗,读到“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非常欣赏。他相信“草泽”之中,必有“奇才”存在,一如孔子相信十室之内必有忠信一样。而这zhong“奇才”在书生中,反倒不容易找到,黄仲则的诗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就是这zhong观点。谭嗣同要结jiao五湖四海中的豪杰之士zuo朋友,为的是他相信救中国,光凭书生讲空话写文章是不够的,还得伴之以行动,而这zhong崇尚行动的人,却只有从下层阶级去找,尤其是下层阶级的帮会人wu。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洪门”人wu。“洪门”是明末遗民反抗清朝的秘密组织。它的远源来自台湾。当年郑成功义不帝清,退守台湾后,他和bu下歃血为盟,宣誓大家结为兄弟,从事反清复明的大业。他开山立堂——开金台山、立明远堂,成立了“汉留”表示是满族统治下不屈服的汉族的遗留。再派chu了五员大将,潜入大陆,就成为“洪门的前五祖”以福建九连山少林寺为大本营。为了向台湾溯源,谭嗣同说动了他二哥谭嗣襄去台湾,追踪郑成功“汉留”的足迹。可是二哥追踪的结果,却很xie气,他写信告诉谭嗣同,台湾已经不是郑成功时代的台湾了,台湾变了,变得只见liu氓不见大侠了,要找大侠,还得从大陆去找。于是,谭嗣同决定在中原的下层阶级里去找同志,就这样的,他认识了王五。

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