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节秘密(2/2)

“不过,满族虽然被汉族所恨,汉族说满族是异族、是夷狄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古代中国小,中原地区只是河南、山西这些地方,那时大家以为除了这地方的人,其他都是异族,其实都是老祖宗们的瞎扯淡!并且异族的范畴和定义,也因扯淡的扯法不同而一改再改。在当年陕西周朝的光中,山东殷朝之后的孔夫,就是地地的异族;可是曾几何时,殷周不分了,变成了一家人了;而周朝的晚期,山东帮和陕西帮,又把湖北帮看成异族,所谓荆楚之地,乃蛮貉之区,于是屈原又变成了异族;可是又曾几何时,湖北人也挤到山东、陕西人的底下,也不是异族了;于是又手拉手起来,向南发展,把四川、贵州人看成异族,所谓‘夜郎自大’等挖苦话,就是骂西南人的。

“岂止是‘当今圣上’,就便是殉节诸烈士自己,他们也无人敢保证他们是‘万世一系’的‘黄帝孙’,也无人敢保证他们的祖先在五胡华那类多次混同时候未被‘扰’,而在他们的血里面,绝对清洁——没有胡味!

“这些说不尽的有趣的夷狄标准的变化,使我们可用它的观,来重新检讨中国的民族历史。中国民族从远古以来,就显示‘夷夏不能防’的混同痕迹。第一次混同的终是秦朝,秦朝时候已完全同化了东夷和南蛮中的荆吴,以及百越、西戎、北狄的一分;第二次混同是汉至两晋南北朝,这是一次更大的混同,匈、氐、羌、东胡、南蛮、西南夷等等,纷纷大量跟中土人士,而生下大量大量的杂;第三次混同是隋唐到元朝,从突厥、契丹、女真,直到蒙古,中国又增加了一次新的民族混同的纪录;第四次是明朝以后,直到今天满汉通婚,又一批新的杂来了。正因为这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混同,日久了,我们常常忘了我们汉族中的胡人成分。我们忘了唐太宗的母亲是外国人,也忘了明成祖的母亲是外国人,其实,唐朝啦、明朝啦,他们皇亲国戚的血统,早就是杂了。于是,一个很可笑的矛盾便发生了。这个矛盾是:明成祖的后人,明朝成祖以后的皇帝们,他们的血里,岂不明显的有夷狄因吗?有了这,明末孤臣史可法也好、张煌言也罢、乃至顾炎武的母亲也行,他们的殉节,所标榜的理由,就未免有遗憾。明末殉节诸烈士,他们殉节的理由不外是‘不事胡人’,但是他们忘了,他们忠心耿耿所侍奉的‘当今圣上’,就是一个广义定义下的‘胡人’!

“满族决定用一些而明显的方法来使汉族屈从,于是从起,先改变汉族的发型。用你肯不肯改发型,一望而知你肯不肯就范。汉族旧有的发型是留长发,但是满族却是留辫,留到今天,我们尽恨满族,可是还是得跟着留辫

族对汉族说:‘杀了我们皇帝的,是我们的仇人寇;杀了我们仇人寇的,是我们的皇帝。’这是一巧妙的代换,把汉族的皇帝的底片,跟满族的皇帝的底片重折冲洗,‘皇帝’这个名词没有变、这个象征没有变,但是照片上的相貌,却不同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