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前几个月留在上海的武汉政府财政
长宋
文,在7月12日突然回到汉
,带着蒋介石的信,在汪
卫家中与汪举行了多
私下会谈。
如此诡异的中国政局,难怪连长于“风险投资”的大英帝国外,都对云谲波诡的中国政局摸不着
脑。然而答案其实很简单,中国有一句古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只不过这次的“弓”和“狗”成了蒋介石,要“藏弓烹狗”的人则是江浙财阀。
1927年6月,冯玉祥与汪卫举行郑州会议。在会上,汪
卫列举了蒋介石的
恶行,企图说服冯玉祥反蒋。开
的价码是,以武汉国民政府的名义把河南、陕西和甘肃三省的党政军大权全
给他。冯玉祥当然不傻,上述三地已经在冯玉祥国民军的实际控制之下,汪
卫的价码等于只是事后加以背书,冯玉祥并没捞到什么实际好
。看来在汪
卫那里是榨不
什么油
了,那就挤挤蒋介石这块老橘
,看能不能拧
些许橘
来。
战役的伤兵数万人,整个武汉政府已经到了四面楚歌、风雨飘摇的危急时刻。
冯玉祥是一位典型的燕赵壮士,初时是在外国传教士的怀抱里教养长大的,在成为军阀后,他命全军受洗信教,以基督教赞歌为所
军歌,以基督教教条为蓝图制定军规,因而被世界舆论称为“基督将军”然而,这位基督将军却凭借善变和对时机恰到好
地拿
,获取了西北的地盘。1924年,他发现苏联人很慷慨地拿东西补助他人,便投奔了苏联的怀抱。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三天之后,武汉国民政府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号之下,大批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倒在了屠刀之下。
现在,冯玉祥在1600万金卢布和军火的培植下,雄踞潼关,虎视中原,静候在中国政治天平发生倾斜的关键时刻,投注自己的筹码。
清洗完“共党分”之后,武汉、南京两个国民政府的原则矛盾已经解决“宁汉合
”只是时间问题。在宁汉斗争中取得决定
胜利的蒋介石,似乎要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政府的领袖。然而令所有人都大跌
镜的是,蒋介石却在武汉“分共”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下台了。
武汉方面,不是苏联、中共,还是汪
卫,事实上都把宝押在了北方冯玉祥的国民军
上。
此时的汪卫正十分窝火。原来,6月1日,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罗易,带着一份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之决议》(即“五月指示”)来到武汉。没过几天,罗易就以“钦差大臣”的
份把这份决议向汪
卫
了传达。这份共产国际的决议大意如下:·
决主张自下而上地实行土地改革,但必须同过火行为作斗争,不要
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要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
让步;·动员两万共产党员和两湖地区五万革命工农,组建自己的军队;·从下层
收新的工农领导人加
国民党中央,改变国民党目前的构成。有旧思想的一律驱逐;·成立以著名国民党人和非共产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
,惩办反动军官。
于是郑州会议结束仅仅一周,冯玉祥就于6月20日与蒋介石举行了徐州会议。在会上,蒋介石敦促冯玉祥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并厉行反共“清党”蒋介石开的价码是,从1927年7月起,每个月给冯玉祥所
250万银元的津贴。会议结束后,蒋介石立刻返回上海落实这笔款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尔敦爵士在6月30日的报告中说,在6月份的最后两个星期,上海曾
现一次大规模的集资活动。他推测这正是为了执行蒋介石资助冯玉祥,以取得冯玉祥的支持,反对武汉国民政府的徐州协定。【24】获得江浙财阀支持的蒋介石果然
手不凡,每个月250万银元的数额远远超过了武汉能够开
的价码。每个月250万银元!这就像是有人在冯玉祥面前念
了“芝麻开门”的咒语,一个
大到超乎想象的宝藏
现在冯玉祥
前。冯玉祥不假思索,立刻决定扔掉金卢布,义无反顾地扑向蒋介石刚刚抱上的那条大
。于是,冯玉祥对蒋介石开
的条件照单全收,还同意利用他的影响,迫使武汉政府把苏联人送回苏联,清洗共产党人,说服武汉国民党人到南京,重新统一全党,组成统一的国民政府。6月21日,冯玉祥就向武汉的汪
卫和谭延闿发了一份最后通牒式的电报。
这不是国共合作,斯大林这是要汪卫彻底向共产党投降。汪
卫看罢
压了压火气,居然还是
行了讨价还价。他提
要苏联提供1500万金卢布贷款,而莫斯科同意提供的援助金额只有200万金卢布。斯大林
得太过分了,既要人卖
,又不肯给足卖
钱,是谁都会翻脸。这时,汪
卫接到冯玉祥敦促他清党反共的电报,倒真是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