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国民参政会正式开会的前夜,蒋介石侍从室秘书陈布雷却找上门来,与傅斯年议员“恳谈”要傅斯年“以大局为重”不要给“友”和“反动分
”攻击政府的
实,要相信蒋委员长一定会秉公办理,希望能把孔祥熙案的卷宗先拿到蒋介石官邸“委座要提前看”【15】。当然,这批卷宗最后必然是永远“失踪”了。事后,虽然孔祥熙被迫辞职下野,从此远离权力中枢,但是他并未遭到司法调查,更未受到任何刑事追究,被他贪墨的那些钱也不了了之,湮没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如此的“国民政府”早晚必被国民所抛弃!
无几,利空间也不大,所以不
是
金储蓄基金还是
金公债,一开始都应者寥寥,不得不用“劝销”、“摊销”、“搭销”的方式
行推动。“四行两局”奉命向民众“摊销”两
投资品,不论官民,凡向“四行两局”借款者,一律将贷款额的5%~20%
制转成
金储蓄券。“四行”本
也必须认购200万
元的
金储蓄券,甚至还下令各省售粮时,都必须以类似的手段向购粮者“搭销”
金储蓄券。
黄炎培、傅斯年等一批国民参政会的“御史言官”们,在1945年7月的国民参政会上,联名提对发售
金公债营私舞弊的质询案,傅斯年还搜集了一大堆孔祥熙
金公债案的原始资料和证据,打算正式提
参政会讨论,一定要玩一手“
式民主”舍得一
剐,也要把皇亲国戚、亲
大财阀孔祥熙拉下
。
早在1943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就估计宋文的
家有7000万
元,他在通用汽车和杜
公司都有投资,而仅靠他
任财政
长、央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等国家公职的那
薪
,显然是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的。
国政治作家默尔·米勒在1953年采访连任失败的杜鲁门总统时,杜鲁门大力指控是宋
文、孔祥熙一
人在计划偷偷侵吞
国政府的对华援助。杜鲁门越说越激动,最后竟不能自抑,破
大骂:“他们都是贼,个个都是该死的贼(They'rhieves,everydamnoneofthem)…他们从我们给蒋介石送去的38亿
元中偷去7。5亿。他们偷了这笔钱,而且将这笔钱投资在
西的圣保罗,还有就在这里,纽约的房地产!”【16】被他们贪走的
元,最终也是需要中国普通老百姓辛苦劳动创造
财富来偿还的。他们偷走的,其实并不是
国纳税人的钱,而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这样的政府,不是“国民政府”而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榨取国民血汗的财富压榨机!
蒋介石摆明了就是要罩着孔祥熙,事实上,统治国民政府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哪一个上都不
净。
然而,财政长兼央行总裁孔祥熙,却从困境中悟
了大发横财的
理。
真的都卖完了吗?据时任云南省劝储分会委员兼主任事的陈赓雅回忆,到1943年10月份,还有整整5000万
元的
金公债没有销售
去,孔祥熙却命令终止发售,由央行业务局收购【14】。实际上,央行业务局并没有全
收购,孔祥熙自己就买下了1150万
元的
金公债!孔祥熙是用1
元折合20元法币的官价收购的这批公债,而当月
金公债的均价却是1
元折合约250元法币的
平。仅这一招,孔祥熙和他的党羽就贪墨了20亿元以上的法币!
面对这情况,国民政府最
金
统制机构“四联总
”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把推广
金储蓄券那一
打法拿
来推销
金公债,除了“劝销”、“摊销”、“搭销”这些招数外,还
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各自认购200万
元公债
行造势。
这还不算完。完了这一票,孔祥熙一班人胃
变得惊人得大,他还想把全
5000万
元的公债都吃下去。然而孔祥熙的权势再大,也只能暂时欺骗所有的人,或者永远蒙蔽一
分人,却无论如何也
不到永远欺骗所有的人。没有不透风的墙,孔祥熙的所作所为被舆论曝光后,朝野一片哗然!
金公债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政府的信用记录本来就不佳,抗战后连证券
易所都关门大吉,合法的公债买卖都不存在了,这会儿突然又发行一
新公债,还号称以
元来偿还本息?民众认为,央行、财政
那是组团忽悠老百姓来了。
别人不知金公债的底细,孔祥熙还能不知
吗?用作公债发行准备的1亿
元就存在
联储的
上,债信
本不成问题。再说赖的账还能赖到财政
长、央行总裁的
上?而且战争不知
还要多久才能打完,只要打仗,法币肯定还会贬值,官价和黑市价的
利空间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大增加,仅这一手就不知
能赚多少钱!什么是金
?孔祥熙就是金
;什么是监
?孔祥熙就是监
!说
就
。就在大家渐渐明白过来,开始跃跃
试购买
金公债的时候,孔祥熙却命令央行国库局,以
金公债债券售罄为借
,自1943年10月15日起停止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