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途径,九品中正制度实行三百余年,直到第六世纪末叶。但九品中正的流弊不久就非常严重,评定的标准完全脱离了“才能”和“道德行为”而只衡量“门第”知识分子如果他既不是大地主而老爹又没有做过大小之官,纵有很高的学识能力和很高的道德声誉,也不会被评为上品。大地主和大小之官(二者事实上往往合而为一)的子弟,即令不识几个字而品德又很恶劣,仍然是上品。有门第的士大夫分别担任大小中正,他们不允许利益外溢。于是。同一士大夫阶层,又分为二;一是世家,一是寒门。就在本世纪(三)末,已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丑陋现象。
第三清谈曹魏帝国的始祖曹操,是一个力行实践的政治家,他的用人准则,只要求才能,而不过问私生活。在这种情形下,只会讲仁义说道德的大人先生受到冷淡的待遇。到了司马懿父子当权之后,凡忠于皇帝或被疑心忠于皇帝的士大夫,大批被杀。连第四任皇帝曹髦,在受逼不过,起而讨伐司马家族时,也被司马家族包围,一茅刺死,首都洛阳成为血窟,士大夫陷入恐怖世界。于是这些已当了官,或尚未当官的知识分子,发明了一种最好的避祸方法,那就是完全脱离现实,言论不但不涉及政治,也不涉及现实任何事物,以免引起曲解诬陷。清净无为的老庄哲学,正适合这个趋势。士大夫遂以谈了很久还没有人知道他谈些什么,是第一等学问,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当权人物逮捕他的把柄。这种纯嘴巴艺术——穷嚼蛆,被称为“清谈”成为士大夫主要的生活内容。在这种潮流冲击下,被称为或自居为“名士”的人物,应运而生,他们不敢对权势直接表示不满,但他们敢对支持权势的“礼教”、“名教”之类表示不满。有些名士过度饮酒,有些名士装痴装狂,有些名士赤身露体不穿裤子,有些名士父亲死了不但不服三年之丧,反而不落一滴眼泪。
恐怖气氛在晋王朝建立后,虽逐渐和缓,但清谈风气却没有随之过去。它的后遗症十分明显,士大夫把现实生活有关的任何事情,都看作是“俗事”、“鄙事”只有穷嚼蛆才是“上等事”、“雅事”所有行政官员以不过问行政实务为荣,地方官员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结果引起全国性空前的腐烂。
四晋王朝暂时的统一
三国时代迅速结束。
首先灭亡的是蜀汉帝国。二六三年,宰相司马昭当权的曹魏帝国派遣大将钟会大举南征。蜀汉大将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可是曹魏的另一位大将邓艾却从阴平郡(甘肃文县),深入万山,开辟一条鸟道,直趋蜀汉边境重镇江油(四川江油)。这是从没有人走过的原始山区,除了毒蛇猛兽外,没有人类足迹。邓艾兵团凿山开洞,遇到断崖绝壁,即身裹毛毡,翻滚而下,曲折盘旋,凡一百五十公里(魏廷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不过如此困难)。占领江油后,即进入成都平原。蜀汉帝国皇帝刘禅听说敌军已距成都不远,根本没有想到抵抗,也没有想到姜维大军仍完整的屯在前方,就迫不及待的投降。蜀汉帝国建立只有四十三年。
其次灭亡的是曹魏帝国。司马家族的长期执政和长期屠杀,使皇帝像竖立在玻璃球上的鸡蛋一样,任何一个小震荡,都会跌个稀烂。征服蜀汉后的第二年(二六五)。宰相司马昭逝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立即下令给最后一任皇帝曹奂,教他禅让。曹魏帝国建立只四十六年。司马炎称他的政权为晋帝国,首都仍设洛阳。
——司马炎和曹丕,都是先由老爹奠定了基础。他们在表面上虽然是开国皇帝,却只是坐享其成的花花公子,对醇酒和美女,要比对国家社会更有兴趣和更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