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
欧洲不少国家的教堂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尝试走低谷,神职人员不惜利用教堂开餐馆、办舞会、演戏剧、设摊
。德国科隆的一位主教说:“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从商。钱比祷告更可以给我安
。”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反对烟的人。但是,我也
信:法律的目的不是羞辱,人的尊严与人格神圣不可侵犯。
哈姆莱特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的时候,这还能成其为一个问题吗?
所以,现中国知识分
最
人格的范文正公所能
的,无非是“先天
之忧而忧,后天
之乐而乐也。”
庞然大的苏共在总书记戈尔
乔夫的“建议”下黯然解散。那天有成
上万的群众把党中央大厦围得
不通,正要撤离的苏共大员们心里暗自窃喜:“看来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支持者!”然而,当他们刚走
大门时,蜂拥而上的群众争先恐后地挤上前来,一
接一
的唾
吐向他们的脸上和
上。
我是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但我终于发现历史之中毕竟还是有值得信赖的东西,譬如说这些唾。我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帕斯捷尔纳克所写的一首短诗:“我用围巾围住脖
/我用手掌遮住脸庞/站在
院里大声疾呼/我们在哪儿庆祝什么太平盛世。”诗人的哀号与群众的唾
,将20世纪真实的俄罗斯凸现在我的面刚。
我想起了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天皇,一切独裁者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岳
楼记》之所以名垂千古,全是因为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等
神境界,为历代士人
山仰止。
我们这些还能逃生的,作不了真正的见证。我们不但是少数的少数,例外的例外:我们实在只是由于扯谎、幸运或者没有办法沉下去而已。”奥斯威辛是这样,文革也是这样。傅雷死了,老舍死了,通罗克死了,张志新死了…在他们的毁灭面前,谁不低下贵的
颅?当然,我无权苛责活下来的人,活着并不都是苟活。但是,活下来的人已然丧失了承接历史的权利。那么,再相信那些白纸黑字的历史未免是一
虚妄。绝大多数写历史的人,目的不过是为了换取他们短暂的生存。
我记得以前在《聊斋志异》中读到的一则故事。投自尽者的鬼魂为了来世投胎,必须隐藏在
边,诱惑下一名想自尽的人。这位聪明的院长一定读过这个故事。我又记得
国作家霍桑的名作《红字》,那是一个“猩红A字母”的时代,凡是犯通
罪者都必须佩
这样一
耻辱的标记。今天,这个时代又回归了。
戒烟日那天的一则电视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北京一家医院组织保安人员,一旦发现烟者,便让他拿着一块“我是
烟者”的牌
,站在医院的院
里义务执勤,直到有下一位
烟者来代替他。该医院的院长笑容可掬地告诉记者:“这
方法推行以后,效果好极了!”
沉默是一消极的自由。
今年考,又传来几名落榜学生自杀的消息。大城市的儿童,更早地成为考试的俘虏:在北京,因一两分之差,不少家
被迫为孩
缴纳数万元的学费,以求
重
中学。在电视上,我看到了一名被采访的、痛哭
涕的、考试成绩不佳的孩
的家长。考试是人创造的制度,考试却控制了人自
。膨胀的考试与渺小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没有人仔细想想: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老祖宗早就讲得明明白白:“率土之滨,莫非王士;普天之下,莫非王。”天下是天
的天下,而不是苍生百姓的天下。广厦千万间,庇的从来都是达官贵人,何曾庇过寒士?更不用说黎民了。
伊拉克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前,必定先奏乐,歌唱他们的伟大领袖萨达姆,最
彩的歌词是:“萨达姆,萨达姆啊,您有无数伟大的胜利,您像最
的山峰,没有人比得上您。”报刊上引用萨达姆的语录时,全都采用
大号字印刷。开会时,发言人不时要引用萨达姆的语录,全场不厌其烦地报以
烈的掌声。在
格达市中心的胜利广场上,安放着一对
大的铁手腕,两手
叉,
举阿拉伯长刀。这对手腕仿照萨达姆的双手而制,甚至铸上他的指纹。萨达姆在讲话中提及自己时,从不说“我”而是自呼其名“萨达姆”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这远比他本人的
要伟大。
什么是考试?福柯认为,考试是一规范化的监视,一
能够导致定
、分类和惩罚的监视。它确立了一
关于个人的能见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每个人。考试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范化裁决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规训机制中,考试被
度仪式化。在这里,权力的仪式、考试的形式、力量的
署、真理的确立都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变成一个不断考试的机构,有血有
的个人变成成绩单上冷冰冰的数字,并置
于文件的网络中不能自
。
当这自由都不存在时,思想者就大难临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