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2章(2/2)

“本官久闻百夷之地语言庞杂,十里不同风,没想到来了这里才发现夷人百姓心慕汉仪,竟然说得一利的汉话!”

那夷人老者十分定:“嫁!怎么不嫁?!二妮只中意许大人呢!再说许大人那么好的人,上次走到我们寨里的时候,鞋都磨破了,也不吃什么大,啃了咸菜窝就往地里跑。后来遭了灾,还是许大人替我们想办法解决了过冬的粮,是我们家我们村的救命恩人哩!”

假如是十几个或者上百人前来向他作证,许清嘉是好官,他或者可以怀疑这其中有诈,但是当九县上至县令下至百姓皆对许清嘉称赞,他就不得不相信许清嘉的清白无辜。

他想象不当初许清嘉被罢官之后,是如何离开云南郡的。但无疑他留给云南郡百姓的背影是大的难忘的。

傅开明新官上任,就算是正与段功曹想要投诚,自己在傅开明面前说的天坠,也不一定傅开明能够相信他们,唯有让傅开明亲自到乡下来,到田间地走一走,听一听百姓们怎么说的,就能知真相如何了。

他走过的地方越多,就,由不得傅开明不信!

傅开明倒不知这百夷汉化居然也是许清嘉的功劳。他边行边看,到得田间地,正逢农人耕,便与农人随意聊几句,提起许清嘉来,大家都识得。

这其中又有何利可图呢?

“…”当初九县农人与县令心心念念要替许清嘉伸冤,后来被正劝了回去。如今傅开明下乡,听说是新任的郡守大人,见他又和气,正与段功曹跟着,这些人往年也见过段二人的,都知他们是跟着许大人的,立刻便蜂涌而上向傅开明证:许大人是好官!

百姓的话往往是朴素的,可是透着朴素的温

“大人,许大人还回来吗?”

这是九县农人问的最多的一句话。

傅开明不傻,正与段功曹也不傻。

到时候要不要为许清嘉洗刷冤情,就看这位新上任的府君的品了。

“…大人不信上山去瞧瞧,那可都是荒山野地里开的,真不是药田!”

九县之地,他用了一个月功夫大略走过,收获了许多对许清嘉的殷殷盼望。

云南郡的夷民百姓这几年被大力普及官话,傅开明来之前就想着,百夷之地语言庞杂,据记载相连的村寨也有不同语言的,因此来的时候就考虑从州府带几名翻译。不过见随行功曹与司法似乎都不将语言障碍考虑在内,想着也许这两位在语言天赋,久在云南,对百夷语言通,便不再多说。

民心所向,试问谁能用银钱买通这么多的百姓来替一个人作证?

“…我们家药田都是去荒山野地里开僻来的,当初许大人就说过了,可不兴因为药材赚了银就将农田改药田的,不然碰上灾年大家都得饿肚!后来药材赚了银,日好过一了,我们也动过将农田改药田的念,不过想想许大人的嘱咐,就没。许大人的话我们不能不听的!”

段功曹与正赌的就是傅开明的人品与良知。

傅开明给尉迟修机会的那半个月,他们也在小心观察着新来的府君。

“…就是那个生的十分俊的许大人罢?那可是好官啊!我家二妮就想嫁给他,可惜许大人不纳妾!”这一位是家中有待嫁闺秀的,将许清嘉当了梦中情人,当父亲的也十分赞同,可惜被许清嘉婉拒了。见这位当官的十分和气,便大着胆:“我家二妮还没嫁呢,大人能不能跟许大人保个媒?”闺女不肯嫁,心心念念想着许同知,听说同知大人被罢了官,已经离开了云南郡,哭了好几场。

作者有话要说:月底大酬宾加更完毕,以下就是每日正常更新了。

傅开明笑不来了。

正听得府君此话,不失时机的为许清嘉表功:“府君不知,其实年前,许大人了南华县令之后,便大力推行汉话。后来又向韩府君建议在州府各县推行汉话,这么些年下来,泰半夷人都会说汉话了。”想起此事他也有了几分惆怅:“这许多年过去了,当年许大人还是个小伙,下官是看着他一路走到今天的。若说造福一方,许大人当之无愧!他当年离开南华县的时候,百姓夹相送,依依不舍。后来被冤罢官,九县百姓也是赶来要替他伸冤,可惜难达天听…”

说起来,良知这东西,大约在当官的上并不多,譬如尉迟修上,就一分没有。但是段功曹与正却觉得,从傅开明将尉迟修押大牢那次开始,就可以赌一赌了。

及止一路走下去,才发现他之前思虑纯属多余,九县百姓十个里有六七个都会说汉话,虽然有些语调略微怪异,但不妨碍沟通。

数名护卫前往九县,亲访药农。

傅开明忍不住笑声来,逗那位夷人老者:“可是许大人被罢官了,如今可是普通百姓了。你家二妮还嫁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