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天河四上(2/2)

也难怪大伙不肯主动替他分忧。河西那边还容易些,快加鞭的话,连去带回一个半月也够了。而疏勒那边距离长安却足足有三千余里。其中近半路都荒无人烟。到那边去宣旨,半路上被狼群围上,连个囫囵尸都找不会来。即便能平安到达疏勒,以封瘸耿直脾气,宣旨人也没用什么油可拿。并且来来回回至少得在路上耗费三、四个月时间,离开中枢这么久,回来之后,自己先前的位置早成别人的了。

“嗯!”杨国忠继续冷哼,对宋昱的拖沓表现很是不满。

“正是!”宋昱偷偷地看了杨国忠一,目光里难以掩饰的惊诧。他没想到薛景仙那么没脸没一个人,居然还能得到虢国夫人的赞赏。这下坏了,杨相对他这个妹妹向来信。万一过后把薛景仙提到一个位上,宋某岂不是白白给自己树了个敌?

“是,是兵的赵,赵大人当值。”董姓书吏唯恐杨国忠怪罪,主动自己的上司解释“他,他说有些事情,还是请左相大人把把关为好。以免底下人考虑不周,耽误了国家大事!”

话音落下,他立刻锁双眉。心中迅速推算赵侍郎的用意,‘不对。既然有心与河西、安西两镇修好,就不能随便派两个人过去传旨。必须派两个自己人,并且地位不能太低。否则,要么达不到拉拢效果,要么就会让哥舒翰和封瘸还有他们两个麾下将士以为本相刻意轻慢。可这两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河西镇好歹离中原尚近,安西那边,可是穷得连鸟都不往其飞…。。’

“谁?”杨国忠眉轻轻一,沉声喝问。

杨国忠的话语里没有生气的意思,董书吏又抹了一把汗,低声求教“赵,赵大人想请示左相,派谁去河西与安西两地宣旨比较合适!”

注1:唐代郡县皆分上、中、下三等。据郡县的等级,地方官员的等级也有差别。

“原来是赵侍郎啊!也难怪!”对于董书吏中的赵大人,杨国忠心里印象极为刻,知这家伙是个八面玲珑的琉璃球,谁也不肯得罪。念在此人对自己态度十分恭敬的份上,他决定不追究此人的失职,笑了笑,低声命令“说吧,他又有什么委决不下的事情了?!”

“此人姓薛,是一个京述职的上县县令,照惯例,朝廷该授一个刺史职位给他。可最近刺史位置没有缺儿,此人的资历有着实有限。所以一来二去,此人就在京师住了下来。”中书舍人犹豫了一下,一边在心里发着狠,一边笑着回应。(注1)

这一下重锤,立刻收到了奇效。后者略作沉,迅速低声补充“不过,属下倒是知一个妥帖的人选,不知左相可否给他个为国力的机会?!”

竟今天谁当值?难儿主见都没有么?”

本以为是事关重大,谁料竟是一地。杨国忠不胜其烦,忍不住开怒骂“这琉璃球,今天犯什么病了!谁去不都一样么?!”

“嗯、哼!”杨国忠心里有些失望,皱着眉一声咳嗽。

正快意地想着,耳畔却传来一声兴的询问“你说的可是扶风县令薛景仙?我听玉瑶提起过他,据说还算个人才!”

真是越担心,越来什么。很快,宋昱就听到的杨国忠的决定“行,就他吧。本相相信玉瑶的光!先让吏给他加一个中大夫的散衔。然后你派人知会他一声,让他尽心去替本相办差。待从西域回来,本相挪也给他挪一个上郡刺史的位置!”

扶风县令薛景仙当日在酒宴上三番五次扫大伙的兴,宋昱一直在心里憋着劲儿要收拾他。但此人下连官缺都没补上,所以很难找到给他穿小鞋的机会。如今,让他吃些苦的机会终于来了。疏勒哎,玉门关后还需两千里!朝廷放犯官,都不会放到那么远的地方!让姓薛的去,最好去了之后就被封矮留下地方官,一群连官话都不会说的野人,这辈甭想再回来!

一边想着,他一边拿睛往几个心腹上描。希望有人能主动来请缨。然而,宋昱和宇文德等人皆像累了一般,一个个低着本不肯与他的目光相接。

这下,中书舍人宋昱不敢带再装傻了。赶抬起睛,小心翼翼地说:“属下与哥舒翰还有过一面之,替大人跑一趟河西也无妨。可封常清那边,就有些难对付了。大人也知,封节度脾气很古怪,稍微应对不甚,就容易跟他闹僵。如果人选不合适的话,反而容易误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