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国殇六上(2/2)

“诺!”六万六千大唐健儿齐声回应。或迈开步伐,或动战车,轰隆隆向前压去,宛若山洪决,沿着黄帝陵前的缓坡,倾泻而下!

有主将一人,副将两人,士卒一千。皆照天上二十八宿的名字命名。由于决战地设在轩辕黄帝陵下,所以五行中以土为尊,计一万人。由大唐天李亨的塑像为主帅,泽被全军。左丞相房琯为副帅,坐在一个竖起的四层楼车上,代替天发号施令。

“这就是本帅分兵去救安西军的第三个目的!”沒等王思礼把话说完,房琯立刻大声补充“李光皆为骑兵,骁勇善战。既能向安西军展示朝廷的真正实力,又能监视孙孝哲,以免其突然得了失心疯,掉回援!不过据本帅的判断,这可能非常地小。孙孝哲当初被安西军堵在长安城里,连大门都不敢了,也沒见崔乾佑发一兵一卒救他。如今到崔乾佑倒霉,孙孝哲岂能不报当日之仇?!”

其余四行,则分为金木火。每行七千人,编为七。与天上二十八宿的七座呼应。行动,则严格遵照楼车上打的旗帜。待中军的神大车把崔乾佑的队伍冲散,则四行齐,将叛军碾成齑粉。

崔乾佑被吵得苦不堪言,不得已,派人送信來,主动请求三日后决一死战。房琯见信大喜,将围城的将士们撤回,全军向后退到十里外的黄帝陵,摆下五方悬车星斗大阵,坐等崔乾佑前來送死。

本就是个疯事向來从不遵循常规。下外界虽然纷纷传言他与崔乾佑不睦,可谁也保不准,他会突然转了。如今我军的位置,恰恰于孙孝哲的侧后,如果他突然掉杀过來…。”

“击鼓!”

那五方悬车星斗大阵,据说乃是初唐名帅李靖所创。一直失传多年,直到天宝初,才重新现世,被很多书香门第收藏为兵家至宝。房琯乃名门之后,自幼饱读诗书,当然不会落下如此奇珍。非但将《李卫公遗书》中所阐述的用兵理背诵得瓜烂熟,而且能活学活用,将书后附录的几个经典阵型推陈新。

整个五方悬车星斗大阵分为左、中、右、后四分。左右皆为骑兵,人数各在一万上下,负责包抄两翼,追亡逐北。中央则以车两千辆为心,车上有御手,手各一,长槊手两人。上绑以匕首,以效田单破燕之典故。车辕之上,则绑以长矛、铁槊,以仿姜牙灭殷之韵神。在车背后,则是房琯亲自统领的后队,再细分为五行二十八

当年汉光武皇帝统帅邓禹、吴汉、岑鹏、武二十八将,扫平各方豪杰,中兴大汉。今日房琯也要凭此五方悬车星斗大阵,涤叛逆,重振大唐。

注:正史上,此战发生于咸附近的陈涛斜,房琯以一介书生统帅大军,胡指挥,导致李亨小朝廷全军覆沒。亏得郭仪从山西急派兵回援,才沒有被叛军趁机铲除。

“这…! 元帅见!”王思礼了长揖,满脸佩服之

轻而易举地统一了将士们的认识,房琯连夜翻看兵书,再度祭一个奇招。将所分为三班,番向崔乾佑挑战。白天擂鼓角,叫骂不绝。晚上则围着坊州城大唱幽燕民歌。以效当年淮侯韩信四面楚歌,瓦解楚霸王军心的故事。

崔乾佑这回动了真怒,一直缩在坊州城里养蓄锐,待房琯在城外将五方悬车星斗大阵署好了,才起三万大军,慢吞吞地,赶向轩辕黄帝陵“送死”

“击鼓!”“击鼓!”“击鼓!”

即便心里依旧不踏实,他也不敢再多说了。因为以房琯的才,无论他说什么,肯定都能给合理的解释來。况且当年他从潼关逃到李亨帐下后,本來该以丧师辱国之罪死。多亏了房琯在旁边言,才保住了这条小命儿。所以与公与私,都不应再质疑主帅的决定,以免给后者的声望与威信造成损害。

看看敌军已经走到两里之内,坐在四层的楼车上房琯沉声下令:“角,悬车先行,二十八宿展开,灭此朝!“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鼓声如雷,旌旗猎猎,刀锋反的寒光,照亮一张张年青而又诚挚的面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