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大唐六上(2/2)

对于城中的某个人,要上天地,追杀到底。这是前天秦氏兄弟试探王洵的态度时,后者亲所言。甭看程元振敢在郭仪、李嗣业面前耀武扬威,他还真沒胆到安西军中去唧唧歪歪。谁都知,当年力士的义冯斌,就是因为惹恼了王洵,被撕成两半的。而过后无论是当时的皇帝陛下,还是建国太,都假装什么都沒发生过。甚至连冯斌这个人的名字,都懒得再提。

“咱家希望如此!”程元振耸耸肩,不太相信郭仪的判断。

当下,老将军摆摆手,笑着:“那只是句气话而已,不得真。况且城中兵总数不下六万,足足是安西军的两倍。只要里边的人不主动去撩拨王洵,他又怎会因为私人恩怨,平白牺牲麾下弟兄们的命。你放心好了,郭某看人,向來准得很。王节度虽然年青气盛,但绝不是那无视大局的人!”

“那就好,那就好。当日陛下向郭帅这边派遣监军,咱家费了好大力气,才讨了这份差遣。就是因为相信以郭帅的本事,无论陛下提任何要求,都能办得妥妥的!”

监军只能派到对大唐绝对忠心耿耿的队伍当中,越是沒把握确定其忠诚度的,朝廷越是不会派遣心腹监督。即便皇帝陛下有勇气指派,也沒有哪个太监敢拿自己的脑袋赌注。这是灵武朝廷的现状,不是笑话。程元振知自己的安全范围有多大,所以绝对不会主动去王洵的逆鳞。只晓得在郭仪耳边煽风火,让后者替自己。而郭仪是何等人,岂会甘心被一个太监当枪使?!况且他心中另有一番算计在,也不会为了讨好程元振,而坏了自家的安排。

程元振受到了意想不到的礼遇,兴得心怒放。歪歪斜斜地在信上签了名字之后,放下笔,有些迟疑着问:“这个,这个,咱家第一次事情,真的沒有任何经验。郭大帅,如果叛军肯动撤离的话,咱们真的能保证不尾随追杀吗?我是说,我是说,您和这里的诸位将军的人品,程某当然信得过。可西边,西边那位,昨天不是刚刚撂下狠话么?!”

见郭得如此脆彻底,程元振终于把心放回了肚里。拉着秦国桢的手,请对方跟自己一起去后帐,帮自己写信向朝廷汇报战场详细情况。秦国桢推脱不过,只好拱了拱手,向众将告辞。郭仪带领李光弼等将领将监军和钦差大人送了帅帐,待二人背影去得远了,手叫过一名心腹,将程元振刚刚签过名的信件给他,低声吩咐:“你现在就发,城去替老夫向李归仁、张通儒两贼下书,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主动撤离长安,老夫在十日之内,决不兵追杀。另外,王明允有言在先,凡是跟他有私仇的人,都不会放过。老夫虽然为一军主帅,却也不能涉王明允的私事。到底走还是不走,让李归仁和张通儒在三日之内,必须给老夫一个明确答复!”

仪的本事不仅仅在行军打仗方面,对付程元振这沒卵的阉人,也自有一。笑呵呵拱了拱手,大声表态:“多谢程大人信任。郭某定然不负所望!來人,把郭某早晨写好的那封劝降信,拿來给程监军过目。待程将军检视之后,立刻派死士送到李归仁手中去!”

大伙太,适得其反,赶笑了笑,在旁边帮腔:“郭帅事素來老成持重。想必接到圣旨之后,已经悄悄好了安排。程监军只在营中休息几日,想必很快能听到叛军那边的答复。”

有侍卫小跑着上千,双手向程元振递上郭仪写给叛军将领的亲笔信。程元振虽然书读得不多,基本阅读能力却是有的。捧着郭仪的信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实在沒挑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來,便笑着表示了赞同。

为了让他放心的去休息,郭仪想了想,又传下了一系列命令。让所嫡系朔方军、李嗣业所军、白孝德所兹军,李光弼所河东军,还有大唐皇帝向回纥人借來的十万兵,统统向主营靠拢。让城南、城东两个方向,供叛军平安离开。

同时,端起主帅的架,严厉申明。从即刻起,沒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主动向城中叛军发起攻。直到双方的达成最后协议,或者谈判彻底宣告失败为止。

仪索好人到底,请程元振以监军的名义,与自己一同向叛军提供担保。只要他们肯主动撤离长安,不毁坏城中室民居,唐军便不追杀。任他们向南或者向北,绕路返回洛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