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复仇的宝剑只是一支笔。在一个百般禁忌、人人耳语的社会里,你发现,连小说也活得狂然,发烧似的狂
。八八年二月,
装本的《阿贝特儿女》上市之后两天内售空:五十万本。没买到书的人只好到黑市去买,一本两百
元,大概是一个工人的月薪。到八八年年底,书已经印了两百五十万本。
你以为自己早已忘了的小事,竟然像游丝一样突然在日光里闪了一瞬;你想起中同学两
红
地告诉你,她的哥哥昨夜被陌生人带走了,还带走了他的日记和书。你想起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里,总是有人耳语什么系的什么人失踪了。你和其他无忧无虑的大学生一样,带
惊讶地说:"真的?看不
来呀!"说完,就忘了,只记得今后要和所有与那失踪者接近的人保持一
小心的距离,大家都这么说。
有多少像萨沙那样被抹掉的个人?你听历史学者说,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三八的短短四年之间,八百万苏联公民被逮捕,罪名都是"反革命"、"叛"。至少有五十万人被枪毙。
你明白这些人不是为自己买一可有可无的消遣,就像阿贝特街
驻足听诗的人不是在观赏一场风雅的表演。听诗,是给禁锢的心灵松绑的片刻;读瑞
可夫的小说,是给心灵疗伤吧?那曾经跋涉到西伯利亚千里寻夫的妻
,那半夜里
看着儿
被逮走的母亲,那接到通知往监狱领尸的父亲,几十年来小心谨慎地活着,几十年来那
的泪不曾
、淤积的血不曾放
。瑞
可夫的宝剑划开了伤
,让泪
和着血
倾泻
来;他的小说,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人生吧!
"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历万劫的我却不死——我活下来,就是要为那枉死的人见证复仇。"
她把一枚叶利钦的照片章别在你襟上,很小心的,怕刺到你。你看着她
天一般的脸庞,被
光刷亮的发丝,那个心底的呼声像忍不住的
泉:
"骗鬼!我在德国人打来以前就知
那儿有个万人冢。"
啊,你的心地刺痛起来。当年,你也不曾去保护一个无辜的人,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在你党化了的思想中,
本不知
什么叫无辜!与国家利益冲突的人没有无辜的,你被教着这么想;但是谁有资格决定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究竟是为了谁,没有人教你这么问。你的无知,还有那看不见、说不
的白
恐惧,使你对那总是半夜
现的陌生人不闻不问。
而斯大林时代的人生,虽然发生在遥远的年代、陌生的国度,你却隐隐觉得似曾相识,仿佛有几日光
到了记忆丛林中
的角落。半夜两
,年轻的萨沙被陌生人带走了。你阖上书,记起小学里的算数老师,平常
说
笑
摸小朋友的
,有一天,被几个穿便服持手枪的陌生人追捕,从楼下追到楼上,到五年四班的教室——你的教室——就从窗
下去了。死了。你和其他小朋友兴奋地挤在窗
,探
探脑的,听见大人兴奋地说:"匪谍!是匪谍!"
街上那无忧无虑的惨绿少年。斯大林掌权之后,白恐怖无声无臭地钻
了人们温
的被褥里。无忧无虑的惨绿少年开始在半夜里失踪。忠贞的老党员突然发觉自己已成为"人民的敌人"。在国家利益的大前提之下,像萨沙那样微小的个人一个一个被抹掉了,像小虫一样,被一只看不见的手。
为什么?你问。
"仅仅以人民的为基础的政权是
弱的政权,"斯大林对自己说,"但是,仅仅以恐惧为基础的政权也是不稳固的政权。只有既以对独裁者的恐惧,又以对他的
为基础的政权才是稳固的。能够通过恐惧唤起人民对自己的
的统治者是伟大的人
。"
你觉得心悸:事实不正是如此吗?玩人民于
掌之间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施以恩,责以威,
输一
思想,播
一
恐怖手段,顺民就制造成了,连历史都可以驯服。可是,瑞
可夫笔下的斯大林是透明的,你又稍微乐观起来:谁说被愚
的人民不曾反扑呢?谁说幸免的人不会站起来复仇呢?
萨沙白发的母亲在绝望中对一个老共产党员说:"你们对无辜的人,对无力自卫的人举起了刀剑,你们自己也必将死于刀剑之下…你不肯保护一个无辜的人,也不会有人来保护你。"
那失踪了的,你到现在还没有见到。
反扑
你又卷了阿贝特街的人
里,在另一堵斑驳的墙上,瞥见了叶利钦的照片。一个梳着辫
的姑娘冲着你笑,那么年轻的一张脸庞,你想起沈从文的翠翠。她开
用生
的英语讲话了:
你也听波兰人说,苏联征了一万多名波兰壮丁到苏联去,这些人一去不回。大战后在卡定河边有人发现浅埋的万人冢。苏联政府说是德军的,卡定河边的老村民却说:
"请你告诉外面的世界:我们不喜戈尔
乔夫,他不应该让叶利钦下台…"
啊!阿贝特的儿女!
七十八岁的瑞可夫说:
"这就使人民和历史把他统治时期的
残酷归咎于执行者,而不是记在他的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