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段时期之内,他们的身份都不是很明确。他们在矿务局的正式称呼是“农民工”“农民工”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农民还是工人?或者是一半工人一半农民?或者是表示他们以前是农民后来是工人?不知道。这种情况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农民工”的苦出身成了政治资本,在少数活跃分子的带动下,起来造反了,其中一个还当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农民工”的帽子才彻底被摘掉,并且每次开批判大会都有这些已经被“摘帽”的“农民工”都要上台发言,把一切罪过全部强加到刘少奇身上,这事才算完了。
但是“完了”的只是表面,事实上他们跟外来的技术移民还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平常看不出来,到关键时刻就显露出来了,比如子女找对象。土著人家的女儿只要长的漂亮,嫁给移民人家的儿子倒是有可能的,尽管移民人家的父母可能不是很乐意,然而毕竟是新社会,婚姻法也明确规定婚姻自由,所以这种情况在稀土矿并不少见。但是移民人家的女儿嫁给土著儿子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至少在魏长青那一代人当中没有。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导致土著人家的儿子最终会有一部分成为老大难。魏长青当时就是老大难之一。
老大难魏长青最后走的是“第三条路线”他既没有找移民的女儿,也没有找土著人的女儿,而是找了这两种人之外的第三种人。
找移民的女儿不可能,他愿意对方不愿意,找土著人的女儿只能找长相难看的,稍微有点姿色的就都高攀移民子弟了,一般不会考虑嫁给土著人的儿子,剩下的魏长青实在看不上。魏长青的父母虽然原来都是老实巴交的山民,但是魏长青自己却是在矿上张大的,算是“城里人”并且正儿八经地读到高中毕业,所以他比父母那一辈更懂得爱美。魏长青认为女人一定要美,就是不美也不能太丑,太丑了对自己是一种伤害。
高中毕业的魏长青也下过乡,但是他到底是农民的儿子,干农活没问题,加上本来就是本乡本土,跟有些贫下中农甚至沾亲带故,所以很快就被推荐上调回到了稀土矿。在农村镀了一次金的魏长青上调到矿上进了选矿厂,虽然还是一线工人,但是至少不会下井了。在矿上,小伙子只要不下井就是好工种,有了好工种的魏长青对未来应当有更好的憧憬,对生活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魏长青那时候的要求很明确,找一个看上去顺眼一点的姑娘做老婆。
这时候,有人主动给他介绍了万冬梅。万冬梅是研究所刘工家的保姆,据说跟刘工的老婆还是远房亲戚。万冬梅虽然说不上多漂亮,但她是随刘工一家从北方来到岳洲稀土矿的,有一种北方女人大气的身段,起码看上去比矿上被移民子弟挑剩下的土著女子大气,所以,介绍人领着魏长青远远地一看,他就点头了。刘工来自中国科学院宁夏稀土研究所,他家的保姆也来自宁夏,万冬梅已经习惯南方的生活,习惯矿上的生活,不想回宁夏老家的农村了,她希望就地嫁给一个工人,条件只有一个:不要下井的。魏长青正好就属于不下井的,于是俩人就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