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已不再是虚幻的,它已从耶稣基督上
地表现了
来。这就是宗教,完整而纯粹,绝对不是一
假设。没有任何一
宗教能给予这
从上帝而来的亲切
力。建立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乃是基督教的无比贡献。
教提倡一
对那虚幻、无名、不可捉摸而却无所不在的"
"的崇敬,而这"
"就是天地主宰,他的法则神秘地和必然地
辖着宇宙。
教所主张的谦虚和新约《圣经》中的登山宝训颇为相近。
教的先知老
确是一位杰
教师,可是它那回复自然和拒绝
步的本质对于解决现代人的问题不会有什么贡献。
现在我不再询问有没有一能使那受现代教育的人得到的满足的宗教。我的搜寻已告终结,我已回到家中了。
活中,从思想和经验所得,对此渐生疑念。我看人的自信心的增加并不使他成为更好的人,他可能比前机智,但是比那站立在上帝面前的人,他是一天天减少谦让温和的气质了。现代史指示我们,人沦
于野蛮的危险
何等之大,尽
质生活和技术知识是很
步的。
东方有许多卓越的德学说和宗教,其中重要的有佛教和
教。但这两
宗教都不能解答我的问题。佛教以慈悲为本,认为这
觉世界不过一幻景耳,而人生的一切都是至堪悲悯的。对来生的盼望和对今世的逃避——各
宗教都
此
成分——几乎是佛教最牢不可破的观念。
我对人文主义的信仰既逐渐减退,因此常常自问,有没有一宗教可以满足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人?
人往往企图以自己的思想及形式加在纯朴的真理上面。那些希望接近基督福音之无比能力的人,往往要与那些蒙蔽这能力的教条相抗拒。我想现代所累积的关于宗教的学问,很可以和耶稣时代的律法及先知的学说相竞赛。耶稣为我们清除了这一切,把纯朴真理的心指示我们,命令我们
上帝和
邻舍,以后又补充说:"一切律法和先知的话都包括在这两条诫命中了"。
我想这时期我已不知不觉地倾向于童年时代的基督教信仰了。可是那教条式的说教使我难以听见信仰的心声,相信有许多现代人互同
。我的内人无论同我旅行到什么地方总是要上礼拜堂去的,有时我陪她同去,但往往又因听见那些不甚
明的证
演讲而失望回来,以后就不想再去了。我正走在十字路
不知往何
去。某一礼拜天在纽约,内人又劝我陪她同往礼拜。这回是我的转机了。当天所听见的证
内容丰富,令人兴奋,台上牧师并不耍神学上的
枪,却
刻而富启发
地
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基本要
——永生。从此以后我每礼拜都上那礼拜堂去,内心殊觉喜
,自自然然地,未经与家人商议,我恢复了对基督的信仰。
现在我重新会到耶稣那简明、纯朴,可敬畏而发人
省的教训。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说过像耶稣所说的话,也没有人以这样的
心说话:"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历史上也没有人能说
如此
丽的话:"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
上,就是
比拟的教训!"天地之主这样说,怎不使人油然生敬畏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