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梦》烟画(2/2)

当年的洋商推销他们的洋货,常使用的手段就是将其符码本土化,洋烟所附赠的小画片,并不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或者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反倒一定是中国的古典文化,除了四大古典小说人谱,我记得的就还有封神榜里的诸神、京剧脸谱、白蛇传什么的,这一招真的很灵,就像过去洋人拍的电影拿到中国来演,片名往往会是《魂断蓝桥》、《鸳梦重温》、《卿何薄命》、《心蝶梦录》、《闺梦里人》…直到今天,当若国货厂商纷纷将其企业品牌欧化的同时,某些外国厂商却偏要为其公司或产品译音寻找能富中国情调的字样,如施贵宝、奔驰…这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其实很多。

烟画的作者未署名,但画得很不错。这画不仅有助于人们熟悉《红楼梦》,而且,那些大上是明代装束的人,以及画上所现的园林背景,还有每幅背面那些虽不明但平仄大顺溜的绣像咏,都能对过者起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烟画作者在理每一人时固然路用得多,如宝钗必扑蝶,湘云必醉卧,晴雯必补裘,龄官必画蔷…但姿飘逸,衣摺线条代清楚,着明艳而不扎,绝非制滥造。个别的人理上还很见匠心。如邢夫人,画她侧坐在炕毡上,披红睡袍,手里着一张纸,仿佛正在筹

现在的孩们是不会挝羊拐、玩洋画的了,但被抛弃的应该只是那行为方式,而不应该是包在那些行为方式里的文化风俗,作为一古典范畴的文化风俗遗迹,《红楼梦》烟画这样的东西应该被现在的人们——包括孩们在内——由衷地珍惜,在厂甸庙会上我就见到不少大人小孩跟我一样心地购买据旧版新印的烟画,还有一个少年问摊主:“哪儿能买到当年那些真的旧烟画?”不他是于真心欣赏还是打算搜集收藏以期升值,我听了心里真是乎乎的。

划着要将从傻大得到的绣附上一个便笺,好给王夫人,给王夫人一个难堪加难办,画面有动,富于戏剧。另外,第三十二幅画的是傅秋芳,这是引起历代“红学”家探讨不已的一个人,在前八十回曹雪芹笔下她只在第三十五回里被侧面写到,说她是贾政门生通判傅试(显然谐“附势”的音)的妹妹,傅试为了拿她攀豪门贵族,而屡遭拒绝,已经把她耽误到了那个时代里非同小可的二十三岁,但曹雪芹却从贾宝玉的角度这样下笔:“只因那宝玉闻得…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之心十分诚敬…”这样重墨皴染,是否意味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已佚的曹雪芹八十回后文字里,是否还会有傅秋芳现?烟画上的傅秋芳穿一袭杏,站立着揽镜抚鬓照面,大有“如眷,似年…在幽闺自怜”的情态,很有韵味,是一幅好的古典仕女画。

疯僧合一幅,姽婳将军(贾宝玉、贾环所作诗歌里的人)一幅,以上四幅所画都非书里的现实人;其余各幅里面,则双人合为一幅的有贾赦贾琏、贾代儒贾瑞、邢大舅王仁、贾环赵国村四例,另有一幅是把三位贾府清客詹光程日兴单聘仁画在一起,这样算下来,烟画上的现实角现了122人,蔚为大观。这样一《红楼梦》人图谱,为普及《红楼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作画者对《红楼梦》版本没有什么研究,所据的是通行的120回俗本,所以现的人里有不见于曹雪芹笔下,而完全由鹗臆想来的“忠仆”包勇,还有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位胡氏——贾蓉在秦可卿死去后续娶的妻,其实曹雪芹笔下并无胡氏,倒是在第五十八回里写到一位随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朝随祭老太妃的许氏,这位许氏才是贾蓉的续弦。烟画的目的是为了推销香烟,所以,这《红楼梦》人谱必须人山人海,以使凑齐一的难度提升,所以有不少书里才现一两次甚至仅被提及的人上画,如喜鸾、周姨娘、傅秋芳等。但把贾环与他的生母之弟(应为赵国基,不知烟画上印为赵国村何所据)画在一幅中,却并不是凑画幅,而是别有意味。我们都知理家时,赵国基死了,血统这是她和贾环的亲舅舅,她却决不认,只家养才对待,结果赵姨娘跟她大闹一场。那社会里人的自我归属意识就被扭曲成了那样,细想起来,也够惊心动魄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