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讲秦可卿被告发之谜(2/5)

据小说的描写,我们就发现,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就是秦可卿上吊自杀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就是贾元地位得到提升。因此,我刚才之所以能够很明快地告诉你,因为我的判断就是,作者的构思——他没有直截了当写来,但是他的构思是这样的,后面我还要举很多例证证明,他确实是这样一个构思——就是由于贾元告诉了皇帝,我们家藏匿了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就是由于她对秦可卿真实份的告发,才形成了小说里面那样一些情节的动。其中最关键的情节就是,秦可卿在天香楼悬梁自尽。她不得不死,因为皇族的骨血,尤其是罪家的骨血,是不可以藏匿起来的。可是皇帝喜贾元,她的告发行为,又了她对皇帝的忠诚,于是皇帝就把这件事划个句号,你秦可卿自尽了就算了,贾家藏匿皇家骨的事情就不予追究了。而且,皇族家的这类事情,也属于“家丑不可外扬”因此,对外还允许贾家大办丧事,里还来大太监参与祭奠,就对这个事情行遮掩,让丧事表面显得很风光,不让社会上一般人知真相。贾元告发了秦可卿,了对皇帝的忠诚,当然她也一定会苦苦哀求皇帝,不要追究他们贾氏,皇帝大概觉得她忠孝两全,于是予以褒赏,就提升她的地位,就“才选凤藻”了。小说里面,它是这样一个情节逻辑。

家就立大功了。你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毅然决然地去藏匿人家的骨血,让其免于跟父母一起被圈禁,那么,人家成了新皇帝,肯定要大大地褒奖你。

因此,你应该能够理解,在第二次大风暴要来临的时候,很可能这个时候,太的一个妻妾就要临盆了,这时候,他或他的那个妻妾就想,风声传来了,又要被废了,又要被圈禁起来了,这个有命无运的孩,为什么让她从一个婴儿起,就囚徒呢?还是想办法通过各关系,把她偷渡吧!于是就把这个孩偷渡来,或者谎称是养生堂的孩,或者谎称是被一个小官僚收养,或者就直接地,脆藏匿到曹家,由曹家造一些谣言,把她保护起来,养起来。所以无论是现实生活当中也好,是小说当中也好,你就都应该能够理解,一家人之所以能够去藏匿、收留暂时政治上失利的一派政治力量的一个骨,一是因为他们之间毕竟往多年,有情“宿孽总因情”二是因为这样也是政治投资,将来还很难说,像押宝一样,还有一本万利的可能。这就是贾家的一只翅膀,秦可卿。

但是和当时清朝的其他官僚一样,曹家行政治投资,不能光是一面投资——一面投资你就不保险,得“双保险”!于是就有另外一只翅膀,那翅膀也使劲扇动,就是把自己家族的一个女儿,送到里面去,想办法让她逐步晋升,使她最后能够到皇帝的边,成为皇帝所的一个女。在小说里面,这个人就是贾元。这当然是一个很现实的投资了,因为投资对象是现在的皇帝,所谓的“当今”啊!



就这样,两只翅膀飞。如果这边这个投资失败了,不成功,那么只要这个翅膀没有完全折断,还勉能够扇动,那边的翅膀又还劲的话,这个鸟还能飞起来。所以他们两面行政治投资。在现实生活里,曹家是这样的,小说里面,曹雪芹的艺术构思是设计了一个贾家,告诉你贾家一些故事。那么在小说的前半,他就重给你讲了,一个是秦可卿,一个是贾元,她们两个的故事。

我在上几讲里面,已经大上提到了,你现在应该懂得这一,就是为什么“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会把一个女儿寄顿到贾家呢?就是因为在真实生活当中,太一废的时候,可能他还没有什么思想准备,有关情况我就不重复了,我前几讲讲过这个内容了;但是在二废之前,这个人会不会已有了思想准备?他经历过一次了啊!他有思想准备。他的家属,一大群人,除了他本的正室以外,他有很多个小老婆,他的正室给他生了孩,他的小老婆也给他生了孩,太也是女满堂的。另外,还有伺候他们的很多人,是不是啊?而且在前一讲已经讲过了,那就不是小说了,是史料记载,说那时就有一个叫得麟的人,他发现太又不行了,又要被废掉了,废掉了就要被圈禁起来啊,谁愿意被圈禁起来呢?就算是对太的生活供应标准还不太降低的话,也没有自由啊——人总是向往自由的,级监狱毕竟也是监狱,对不对?废太他没有自由了,所有那些跟他有关的人,包括伺候他的人,也都没有自由了,所以这个叫得麟的人,就无论如何不想跟着被圈禁,就设法逃去。他就诈死,把自己装成死人,想办法让人把他当尸去,然后还真那么运去了,还有一个大官僚就把他给收养了。当然,最后是被人揭发了,这个得麟死了,藏匿他的官僚被整治了。

当然,前面也写到了一些其他的女,写到刘姥姥,有很多的故事,但是可以说,从第一回到第十六回“金陵十二钗”中亮相得比较充分的,应该就是秦可卿,然后在第十六回的时候,就像海面上浮来一角冰山一样,贾元就浮海面了。这是关系到贾家命运的两个女,她们是非常重要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