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讲贾元chun判词之谜(2/6)

现一些年代语言,比如说在第五回,警幻仙姑碰到宁荣二公,宁荣二公在嘱托她的话里,就有一个年代概念,他们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在这里宁荣二公就提了一个概念叫“百年”就是说他们这个家族的荣华富贵传到故事发生的那一刻,也就是贾宝玉在宁国府、在秦可卿的卧室里面午睡的时候,已经是有一百年了。这个数字和清朝确立他们的政权,又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这些朝代的那个年数大相合,和生活当中的曹家,从他们当年在关外被八旗兵俘虏,沦为正白旗的包衣到当时的那个年数也是大相合的。这也就再次说明,《红楼梦》是有自叙、自传、家族史这的小说。

我个人的研究证实,《红楼梦》里面所讲来的这些年代数字,都是与康、雍、乾三朝里政局的情况、曹家的兴衰对榫的,都是能够落到实的,能够找到生活的原型事件、原生状态的。书里有一个年代数字的表述,我特别重视,是在第四十七回,贾母有一个表述,她说:“我了这门重孙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媳妇了,连带尾五十四年,凭什么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这个数字就忽然确到个位,前面你看都是一些“百年”“二十年”“二三十年”那样的概括数字,这次曹雪芹写贾母说话,她不说“五十”也不说“五十五”她说“五十四”这个我想不是偶然的,不是曹雪芹写到这儿,兴之所至,随便写上去的。前面我讲到过,贾母这个人是有生活原型的,这个生活原型是可以非常准确地加以确认的。贾母的原型就是李煦的一个妹妹,她嫁给了曹寅,李煦在给康熙的奏折里有“臣妹曹寅之妻李氏”这样非常清晰的表述。李氏在小说当中化为了贾母这个艺术形象。你查一查曹家的历史,贾母说这个话是在第四十七回,我在上几讲里已经给你论证了《红楼梦》里的背景时序是怎样的,这里不再重复,据我的判断,这一回写的应该是乾隆元年的事情。从乾隆元年回溯五十四年,是哪一年呢?是康熙二十一年,那一年曹玺还活着,任江宁织造。曹玺是曹寅的父

我上一讲已经跟大家说了,第十六回实际上讲的是雍正暴亡和乾隆登基的情况,整个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小说节奏加快,说“老爷又往东去了”然后就写到贾元不但“才选凤藻”而且得到皇帝的特许,还可以回家省亲了,于是贾府开始为省亲准备了,这对贾氏宗族是一件天大的事,大家都很喜悦。这个时候,家里面的老仆人赵嬷嬷,还有王熙凤,她们就开始议论省亲的事情。这个时候,王熙凤的话里面也有一些年代数字,比如王熙凤说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比一书还闹。”王熙凤在这儿用了一个很概括的时间概念“二三十年”从雍正朝晚期,往前推二三十年,就恰恰是康熙皇帝南巡的那个时间段。康熙他是在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最后一次南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然后他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去世的。雍正他只当了十三年皇帝,你从雍正十三年往前推二三十年,大就是康熙后几次南巡的那个时间。所以曹雪芹写王熙凤这样讲,他也是有真实生活为依托的。曹雪芹写这些人,说这些话,不是凭空的艺术创造、艺术想像,当然写小说可以完全脱离生活真实去凭空想像,世界上有那样的小说,但是《红楼梦》不属于那类型。

大家印象更刻的应该是第七回的焦大醉骂。咱们在前几讲里面,引用分析了焦大他所骂的一些话,下面咱们再引用一句。焦大醉骂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二十年里的焦大太爷里有谁?”“二十年里”这就又现一个“二十年”焦大所指的“二十年里”应该是什么时候呢?小说它是一个虚拟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如果是一个焦大的生活原型在那个时候骂,他所说的那二十年“二十年里”大是什么时候?在前几讲里,我已经分析了《红楼梦》文本的时代背景,虽然作者托言“无朝代年纪可考”实际上脂砚斋就指“大有考证”我就已经考证来,第一回至第十六回,应该大上是雍正时期,更地说,是在雍正朝晚期,也就差不多是雍正暴死之前。雍正,大家知,他当皇帝当了十三年,是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份突然死亡的。在雍正朝最后,说“二十年里”那么减去雍正朝的年,所指的就是康熙朝。“二十年里的焦大太爷里有谁”这句话就证明,小说里面的贾家在二十多年前,他们的状态比小说里面写到秦钟到他们那儿去客,然后让焦大把他送回家的时候要得多。那个时候,焦大作为一个老仆是非常风光的,非常神气的,谁也惹不起的。考虑到《红楼梦》它是一带有自叙、自传、家族史特的小说,我们就回过来,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看一看,会发现确实是,前面我多次讲到,在康熙朝的时候,曹家是最风光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