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铿锵玫瑰(3/5)

娜,那个喜欢书写“偎在壁炉的温暖,嗅着松木的味道,让阳光从指缝滑下”的女诗人。

贵族之都,也是逃亡之都。整座城市扬洒着旧贵族的气质,让你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喟叹。

兰波尔的喟叹就是一种境界,在中国足坛能够“生活在别处”的唯有中国女足。把兰波尔的意图阐述得更清楚的是米兰"昆德拉,他干脆就把这句话写成了一本书。

唯有远离功利,才能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中国女足正是这般“活在别处的”的。

淡泊波特兰却有闻名于世的“NIKE”品牌;淡泊的波特兰却有叱咤美国的“波特兰开拓者”现在,淡泊功利的中国女足淡泊于这座城市。前天“全世界同性恋大会”在这里召开的同时,中国女足也乘机到达。两件轰轰烈烈的事并没有扰乱北方小城的平静,自俄的后裔们仍然早上看雨、中午喝茶、晚上偎在壁炉旁。“中国女人”们则默默苦练。

但终于在波特兰睡了个好觉的我明白了,淡泊不是目的,而是状态。波特兰人之所以能“活在别处H”是因为他们身在北方的俄勒冈州,就像中国遥远的佳木斯。

因此我逐渐担心,能够独善其身“活在别处”的中国女足,可能本来并不选择淡泊,而是环境促使其“淡泊”如果有朝一日她们能像男足一样否极泰来,是否静若处子?

就像现在的甲A永远消失了容志行,现在的中国女排永远没有了“铁榔头”经营活动滚滚的时候他(她)们是再也回不来了。

有的东西,是靠环境来决定的。从这一点,我宁愿女足的生存空间狭小一些,因为这个足坛需要她们“活在别处”否则,等女足哪一天爆出“签字纠纷”或“泡吧行动”悲哀的不仅仅中足球。

于是我对淡泊于波特兰的马元安说:希望女足活得清贫些。马元安很愕然。

波特兰的细雨一直飘下去,但女足的淡泊不会延续下去。我担心。

包装

北京苗炜说:“想让女足产生市场的号召力,除非里边有张惠妹、王菲之类的人物。”

苗炜还有一层意思没说透,那就是要让女足富有魅力似乎很难,因为里边出不了张惠妹、王菲。

张惠妹、王菲出道以前其实就是俩“黑妞”如果没有张雨生之流去发掘、包装、说不定在自家阳台上吼两嗓子都要遭到干涉。

歌坛足坛其实“混为一坛”本质上都是一种“流行文化”只要抓住疯狂追星的主儿,就可以奇峰顿起柳暗花明。

女足的足坛非常“素面朝天”就算你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算你这样捧了世界杯,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要每周守着二流三流的甲A甲B看个不停。

因此,女足尤其需要包装,需要渲染。

在美国看女足世界不赛,才知道现在女足在美国火得很。我在进海关时,那个肥胖的海关人员控出头问:“你喜欢米娅罕吗?”其神情仿佛是说我说不喜欢就不放我进美国似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