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别人的泰坦尼克(5/7)

截”

德国哲人把德意志比成双层巴:上层坐的是思想家与政治家,下层坐的都是实干家与劳苦大众。德国人很骄傲,他们一直坚定团结的双层巴里。

但团结的德国足球像丑陋的臀部一样分裂了——它一夜间就显出“上半截”与“下半截”不复存在。“下半截”吵吵闹闹,证明人确实都有私心,这反倒可爱。

欧洲足球分野成两大阵营,一种是以葡萄牙、西班牙、法国为代表的“技术派”一种以挪威、比利时、瑞典为代表的“冲击派”后者明显属于“下半截”那类,它是足球的原始风貌,像风化岩石一样粗犷不羁。

但“下半截”有些失宠,因为人们都喜欢“上半截”那种媚态万般风情万种的样子,如果意大利、英格兰那帮酷毙了的“帅哥”惨遭淘汰,有人绝对“哭毙了”

有幸列为“飞翔的荷兰人”中一员的克鲁伊维特今晨在费耶诺德很“风情的一推”就把下半截的丹麦人推下崖。但克鲁伊维特因“强奸嫌疑”被传讯,据说还开车撞死过人;他的师史博格坎普气质高雅、神情傲慢,但“冰王子”一提飞机就腿颤,这是他们的下半截。

最后一个“欧洲中场艺术家”齐丹被法国评论员嘲笑为“跑起来像一个巴士底狱逃犯”;向“欧洲大陆派”靠拢英格兰一眨眼就露出老祖宗的粗硬作风,亚当斯没守好“下半截”被费戈轻松“穿过了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很多人都刻意隐瞒自己的下半截,但洪晃的同学有次梦见自己果真分成两截,上半截到井岗山参加革命斗争,下半截却跟洋妞留洋经商去了。这说明上下半截是同时存在的。

施梅切尔今晨泪洒球场,他曾经还咆哮公堂,这个“黄发浑人”从不掩饰自己的“下半截”同一类型的还有马拉多纳、坎通纳以及塔瓦雷斯,我瞧着喜欢。

没有“下半截”的足球是不完整的,你可以叫它“被阉割的足球”

欧洲空杯

被当作“大众情人”的英格兰就像让人牵肠挂肚的“英国病人”遭遇了一个致命“黄玫瑰之夜”

从维纳布尔斯率英格兰向“大陆风格”急转之时,这支队伍就奠定了“性感”与“伤感”两种品质——新英格兰基调就是《泰坦尼克》基调,在船舵风情万种进行“死亡一吻”的基调。

溺死莱昂纳多的不是冰山而是船上那个销魂的“玫瑰之夜”——英格兰的命运把卡梅隆那部影片的真实主题解释到极致。

“火星叔叔”马丁救不了“新英格兰号”不可救药的渗水,高地农民阿兰"希勒的头槌只是一柄铁匠铺死板的铁锤,天才欧文真应该用天才智商考虑一下,为什么他的双腿总是“不能经受生命之摔”

这一支把“性感”与“伤感”拥为一体的“朝阳球队”走了,他牵着长满“老年斑”的德国人的手走了,这一老一少的背景真像一次嘲弄——最前卫与最古板的东西都将进入“2000欧洲杯”的焚必炉!

我认为德国遗老们的止步代表着欧洲“老人足球的寿终正寝”而英国人的死亡证明欧洲的革命高潮尚未真正来到,就像于连"索黑尔之死,只是一个革命的楔子,最终的革命成功还得斗争。

像英格兰这样拥有诸多漏洞却极大程度被人们喜欢的球队,证明未来足球应该生存于“感性冲击的愉悦”——绝不能像罗马尼亚,依靠无赖的防守 闪电出手,像超级市场的小偷一样来赢得鬼鬼祟祟的胜利果实。

看来欧洲足坛仍有一种“复辟迹象”那种存在于30年代前的陈腐打法还可以打上领结、抽着雪茄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餐桌上。

我喜欢像土耳其这样从“布衣”崛起的球队,但我不喜欢像罗马尼亚这样靠“厮混”得手的“老江湖”;我喜欢像英格兰这样只把“性感”当“用力感”的英雄,但我不喜欢德国这种满脸皱纹、散发着“海公公”腐味的狗熊!

英格兰的问题是“战术体系”的问题,但它不存在发展方向的问题——英格兰还可以改进,因为他们像处子一样年轻!

英格兰的死去就像戴妃的死去一样具有“风中之烛”的凄美,这一夜的巨变对于我而言,欧洲杯已经结束!就像没有意大、巴西、法国、荷兰一样的世界杯——没有英格兰的欧洲杯已是一具空杯。

英雄·狗熊

李宁从鞍马上掉下来那回,我没有伙同其他中国人一起大骂鞍马。我大骂李宁。

李宁把鞍马玩得比们玩筷子还熟,但他老了,老得拿不动这双筷子了…他像个“江湖老艺人”一样从鞍马上掉下来时,把自己的荣誉我们的心情祖国的希望统统砸了个大坑。

后来我渐渐知道,英雄是被人造出来的,每个人都需要“神话”为了神话的延续,延续必须在神话中不知补血地翻滚腾挪。英雄延续着神话,神话制造着英雄,直到英雄变成了狗熊…

我一直对哈吉那顶不知那只鸟嘴里封出的“喀尔巴仟山的马拉多纳”这个称号颇为不满,我认为相对于马拉多纳,哈吉的技术就像一个盗版VCD碟片,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艺术气质都比正版差

了一个档次——但是,我以为哈吉还算得上一个英雄,他是这个世界上所剩无几能悟出用脚踢球的人,并随时纠正足球向“橄榄球”发展的可怕倾向。

然而哈吉终于不能免俗,他又来到欧洲杯并不与马特乌斯、希曼、亚当斯这帮大步一道在场上累得勾腰驼背,累得时不时吐一口浓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