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要怎么样?在公共场所说话太大声的人难抓去坐牢吗?”大弟说了。
大声谈话不是人格上的污,绝对不是,可是在公共场所我们会变成不受
迎的一群,所到之
人人侧目皱眉,这总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
“这是消极的说法。”我大不以为然的说。
“不安静不给他上菜。”我说。
全家笑得一塌糊涂,我的小侄女突然说:“我们在幼稚园就是这样,谁吵就不给心吃。”
旅馆的大厅本来是一个公共场所,偶尔大声说话并不犯法,可是同胞们一团总是二十多个人,大家目中无人的“喊话”声量惊人,四星级旅馆宁静的气氛因为同胞的
侵完全破坏,一些原先在看书或阅报的其他旅客在忍无可忍之下大半向我们轻藐又愤怒的瞪了一
无可奈何的离去。
有一回我实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的微笑着向几位中年同胞说:“我们小声一说话好吧?”这句话说
来我脸就先红了,觉得对人太不礼貌,可是听的人
本没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声量压过了我太多,虽然我的
情并不太温柔,可是总不能
手打人叫他们闭嘴吧!
亲耳听过国内带团来的先生将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城多雷托叫“乡下”在旅馆宣布:“明天要去乡下旅行,参加的人请缴十五块
金。”
这只是我看见少数同胞对文化的无,并不代表我所认识的其他知识份
,这是一定要声明的。很可惜知识和财富往往并不能两得,有家产的暴发
并不一定有家教,而
得起庞大旅费跟团来旅游的往往是这批人占大多数。请你一定要给小帐
为什么不有备而来
我的两个间接又间接的朋友跟团来到德里,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两人都在台
外销生意。他们一抵达旅馆便
上打电话给我,我一分钟
这些事回想起来心里还是遗憾,过幼稚园的人怎么都不上餐馆呢?
两年半以前我回国去探望父母,家人带我去饮早茶,走那一幢挤得
不通的大餐厅,一阵
哄哄的吵闹喧哗扑面而来,几乎将人袭倒。邻桌又坐了一群谈生意谈得拍桌对骂几乎大打
手的客人,在那样令人神经衰弱的噪音里我们全家默默的吃了一顿,彼此没法
谈一句。
来时在街上我生起气来了,脸
僵僵的,父亲长叹一声对我说:“不要气,如果这
事也要气,
还可能健康吗?”
“乡下”是什么地方,离德里有多少公里来回,有些什么古迹文化和背景,带队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俗语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本是增长见闻最直接的收方法。现在的世界跟古代不同,有关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资料多不胜数。我个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书,看地图,大略了解了要去的国家是怎么个情形,然后再亲
去印证一番,我发觉用这
方法去行路比毫无概念的
一个陌生国度
闯的收获要多得多。
去了“乡下”回来的同胞在看过了大画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画,古城无以比
丽的建筑、彩陶、嵌金手工艺
令人
动不已的景象之后,居然没有什么
想和反应。这情形令我讶异非常,我觉得这是导游的失职,他带领了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却不跟这群羊解释——这草丰
,应该多吃,可是羊也极可能回答牧羊人:我们要吃百货公司,不要吃草。
来觉得违青了自己的良知,这篇文字可能绝不讨好,连荷西这个看不懂中文的人都不兴我写,我的同胞们看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不是聋
碰见过很多游遍欧洲再来到西班牙的同胞,谈之下,他们所游所看的各国印象都很混淆,说不
什么有见地的
想,更有些人连地理位置都
不清楚,这当然是因为奔波太烈,过分走
看
必然的结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书本再来,那么游览时间的不够消化是可以因为事先的充实预备而补足的。
在国外,我一共跟三个旅行团有过接
(那时候叫考察团),有的是间接的友人跟团来,有次是给拉去
零碎翻译,还有一次是国内工商界组团来,当时我尚在给一家商业杂志写稿,总编嘱我去旅馆看看写一篇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