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搬家,但愿在台湾的年年月月,就这么永远的过下去。
妈妈的公寓在台北市民生东路底的地方,叫“名人世界”二十三坪,够住了。我一个人住。
分别的时候,换了地址,一下发现都住在台北市的南京东路四段,只差几条巷
就是彼此的家,我又意外的惊喜了一次。
我的家——算是家吧,一天一天的好看起来,
夜到清晨也舍不得睡的,大厦夜班的
理员张先生,见了我总是很痛惜的说:“昨天我去巡夜,您的灯又是开到天亮,休息休息呀!
要
。”他讲话的语气,我最
听。
我正去信给依伶,她的来信已经埋伏在我的信箱里了。厚厚的一封,细细小小的字,写了好多张,又画了地图,将她和全家人去横贯公路旅行的每一个地方都画了来。最后,把那些沿途
丢垃圾的游客大骂了一顿,又叫我以后写文章也应该一起来骂。我
以为是。
在国,
不到什么朋友,我拚命的看电视,一直看到一九八四年的年底。
休息了六个星期,忘不了学校和学生,急急赶了回来,务必教完了下学期才离开。我日日夜夜的改作业,人在台北,却没有去赖家探望。他们恤我,连依伶都不叫写信了。那个学期没能教完,
国的医生叫我速回加州去开刀。我走了,搬
了教职员宿舍,搬去母亲借我住的一幢小公寓去。把书籍安置妥当,和心
的学生
了再见。
看着依伶的信时,已是一九八五年的二月了,正好在垦丁相识一年之后。这一年,常常想念,可是总也没好意思说自己想去,他们那方面呢,怕我忙,不敢打扰,都是有教养的人,就那么恤来
恤去的,情怯一面。
为什么直觉的喜了这家人,总算有了一
份的答案——我
教书的人,我仰慕会画画的人。虽然他们是留学
国的,我也很接受。因为在那次旅行之后,我自己也立即要去
国了。那是一九八四年的
节。
我们很少串门,各
各的事情,可是,彼此又那么和睦的照应着。
国的时候,妈妈打电话来,说“那个好可
的妹妹赖依伶,送来了一大棵包心菜,说是去横贯公路上旅行时买下来的,从来没有吃过那么清脆的包心菜。”
客气的推辞了一下,我立即不好意思起来。觉得自己太唐突了。可是当他们答应收下的时候,我又大大的喜了一场。忘了,这只是两盏脏得要命的老灯笼,还当宝贝去送人呢。
“当我知隔
要搬来的人是你的时候,将我吓死了!”少蓉,我的
邻,压着
讲话。我嘻嘻的笑着,将她
的一抱,那时候,我们已经很熟了。我喜
她,也喜
她的先生。
看了信,我立即拨电话过去,请问可不可以当天晚上就去赖家坐一下?那边烈的
迎我,约好在一家书店的门
等。我从父母家吃过晚饭,才走三分钟,就看见了依伶的
影。
我不能休息,不教书了,写作就来,不写作时,看书也似抢命。
再走三分钟,走到一排排如同台北市任何一灰
陈旧的公寓巷
里,就在那儿,依伶打开了楼下公用的红门,将我往四楼上引。
“名人世界”的八楼真是好风好,邻居中有的在航空公司
事,有的在教钢琴,有的教一女中,有的在化工厂
事。有的
,有的打网球,李玉
下了班就写
笔字。这些好人,都知
我的冰箱绝对是真空的,经过我的门
,
和饮料总也源源不绝的送
来“救济难民”
住在那幢大楼里,是快乐的,我一直对父母说:“从理员到电梯里的人,我都喜
。妈妈,如果我拚命工作存钱,这个公寓就向你和爸爸买下来好不好?”他们总是笑着说:“你又绝对不结婚,也得存些钱养老。妈妈爸爸的房
给小孩
住也是天经地义的,安心住着,每天回家来吃晚饭才是重要,买房
的事不要提了。”
那儿,灯火亮,另外三张可亲的笑脸和一双拖鞋,已经在等着
我的朋友,由大楼一路发展去,街上卖
果的、卖衣服的、卖杯
的、卖画的、卖书的。小
店的,自动洗衣店的、
饺
的、改衣服的,药房、茶行、金店、文
…都成了朋友,三五日不见,他们就想念。
丁神父来信,告诉我:“你的朋友赖老师一家带了朋友来清泉,还给我买了桃糖。”
每天晚上,当我从父母家回到自己的公寓去时,只要钥匙的声音一响。总有那个邻居把门打开,喊一声:“三!回来了吗?早
睡喔!”
这一家人,以后就由最小的依伶,十五岁吧,跟我通起信来。
“三:我们快要搬家了,是突然决定的。那天,妈妈和我到延吉街附近去改
,看见一家四楼的窗
贴着‘
售’的红纸,我们一时兴起,上去看了一下,妈妈立即
上了那幢房
。回来想了一夜,跟爸爸商量后,就去付了定金,所以我们现在的家就要卖了。如果你不来看一下我们的小楼和屋
园,以后卖掉就看不到了,如果你能来——”
邻居,很快的认识了,左邻、右舍都是和蔼又有教养的人。不很想走,还是抱着衣服,再度离开台湾到国去。“家”这个字,对于我,好似从此无缘了。
在机场挥泪告别了达尼埃和歌妮的第二天,我将衣服丢箱
,暂别了父母,飞向
国加州去。那时,还在教书的,抢着寒假的时间,再请老同学代课到
假,使我在
国得到了整整六个星期的休息。那一年,因为燃烧
的狂
投
,使得教书的短短两个学期中,失去了十四公斤的
重。我猜,大概要停了,不然死路一条。
再惊喜的发现,那些侄女们的儿童书籍——《雅族的船》、《老公公的
园》、《小琪的房间》,这些书籍里的图画,都是陈寿
老师的作品。
“名人世界”里真的住了一个我敬的名人——孙越,可是很少看见他。一旦见了,
天喜地。
那是我不会忘记的一天——认识了在台北工专教授“工业设计”的赖一辉教授,认识了在实践家专教授“彩学”的陈寿
老师,又认识了他们的一对女儿;依缦、依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