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没有什么不对头嘛!可是那个老兄和他那些朋友却好象认为那有什么不对头似的,这就是他们所以要自己骗自己的原因。”
“那么消费者调查…”
“是蠢才干的事!不错,我们派出一些娘们,拿着板夹,看到路上有人走过来,就问他,对下一回买的汽车有什么要求。这个人马上想到要向她炫耀一番,就列举了所有冠冕堂皇的东西,什么可靠性啊,耗油率啊,安全啊,贴换价值啊。如果那是一份书面的征询意见表,不签名的,他这样做是为了对自己炫耀一番。在这两种情况下,到最末尾,万一他提的话,他可能会加上外形一项。但是,临到买车了,就是那个人在汽车样子间里,不管他承认不承认,外形顿时升到头一位了。”
布雷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你们会找到一些人,他们会告诉你们,公众跟汽车闹恋爱这种事已经过去了。真是胡说八道!我们大家还要干一番呢,年轻人,因为亲爱的老兄,尽管装腔作势,也还是设计师的朋友咧。”
他看了看表;去试车场,途中碰到亚当·特伦顿,还有半小时,现在还来得及去一下色彩-内饰设计室。
三人一路走出餐室,布雷特问两个学生:“对于这一切,你们是怎么个看法?”
好奇是一点不假的。这两个学生现在做的事,几年前布雷特自己也做过。
汽车公司定期邀请设计学校学生来参观,把他们当要人那样款待,让他们亲眼看看往后也许要来工作的那种气氛。汽车制造商也到他们学校去巴结他们。三大公司组织的小组,每年要到设计学院去好几次,公开争夺最有出息的应届毕业生;工程、科学、财经、商业、法律等其他各业,也是如此,因此汽车公司用上慷慨大方的薪给和福利,其中还包括逐步提升的办法,把很大一部分优秀人才都抢先收罗去了。有些人,其中也包括汽车工业内部一些有头脑的人,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正当,因为汽车制造商把世界上最最优秀的头脑网罗得太多了,危害了整个文明,但是人类文明需要更多的思想家来解决人类一些错综复杂的火急问题呀。话虽这么说,其他机构也好,其他工业也好,没有一个能够源源不绝招到不相上下的一批有成就的尖子。布雷特·迪洛桑多原来就是那么样的一个尖子呢。
“真激动人心,”那眼睛明亮的姑娘回答布雷特的问题说。“好象在开天辟地一样,说真的。不用说,也有点怕。要跟所有其他那些人竞争,可你也知道他们管保都有一手。但要是你在这儿干成了,那你实在是干成了了不起的大事。”
她的态度倒是对头的,布雷特想道。只要她有才气就好,再加上点闯劲,来治服汽车工业对女人的偏见,仿佛女人不该存非分之想,只能当秘书。
他问那个青年:“你呐?”
那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不置可否地摇摇头。他皱着眉头。“说不上。不错,一切的一切都是顶呱呱的,四下里多的是金饭碗,不少心血结晶,想来是很激动人心,没错儿”——他朝着那个姑娘头一点——“正象她说的那样。
不过,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不是值得?说不定我在发神经病,我也知道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的意思是说,已经学好了设计等等的课程,或者说绝大部分都学了。可你禁不住要问: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事关重大吗?难道你想在这上面花心血,干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