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是什么误解的问题。”那年轻女人说“伯德桑是个骗
。”
南希·莫利诺请这两个人和一些别的人估计一下总共捐了多少钱。伯德桑在公开声明中说,电力为人民服务会有两万五千名会员。但是和南希谈过的大
分人都相信实际数字要大得多,也许有三万五千名会员。果然是这样,那么扣除了付给别人的工资,电力为人民服务会第一年的收
可能接近十万
元,其中大
分是现款。
这位提供情况的人接着讲:“我们去宣传的时候,都带上发给我们的请愿书。这都是伯德桑让人印好的,请愿的对象是州长、州的参众两院、公用事业委员会等等,应有尽有。请愿书
烈要求‘对经济困难的居民用
降低电力煤气价格’。我们挨家挨
地请人家签名。真见鬼!你说谁会不签?几乎每个人都签了名。”
这笔钱伯德桑是怎么的?似乎难于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不错,他的确在好几条战线上积极地、大声疾呼地反对金州电力公司,有时还很有成绩,于是电力为人民服务会的很多成员就相信他们的钱并没有白
。不过南希对这却很怀疑。
“你看真是开玩笑,”建筑师在南希告诉他这个估计数字的时候说。“伯德桑的这个行当就是赚钱!”他懊丧地说“也许我搞错了行当吧。”
南希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位会计师的帮助,是因为她父亲是这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大主顾,米洛·莫利诺公司经常延聘的一位律师也同样帮忙
“伯德桑答应我们,”那个青年妇女说“每捐到三元钱拿一元给我们作工资。但他
持全
捐款必须先
给他,说是为了
账,以后再付给我们工资。付给我们钱的时候真是‘以后’了,而且是‘大大以后’了。甚至就是那么晚,我们实际得到的工资只是本来答应给的四分之一,每三块钱里我们实得两角五分,而不是一元。当然,我们和他争执过,但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我们当初误会了。”
利用这一把成千上万的人拉
电力为人民服务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雇用了一大群大学生挨家为他宣传。南希找到了几名给他
过这
事的人,这些人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他们无一例外,都对这一番经历
表不满。
会计师问:南希是否希望他秘密地向国内税收局通个风?她断然回答:不要。她现在还不想向任何人通风。
“没有,我们当时相信他。无论怎么说,他是站在穷人这一边反对大企业的,或者说我们当时以为他是这么一个人。”
在一个会计师的帮助下,南希计算了一番,即使把电力为人民服务会的费用打得最宽,即使把伯德桑个人的薪金也扣去,他也没法掉大半数的收
。那么,剩下的钱呢?最大的可能是,伯德桑既然完全控制着电力为人民服务会,他正在把这笔钱侵吞掉。
“我们当时以为的是
尚的事情,是帮助贫苦大众,”一个当时的大学生,现在
建筑师的人告诉南希说。“但是我们发觉,我们
的主要是给
维·伯德桑个人帮了忙。”
“我想,这本也没有什么不正当,”那位年轻的建筑师说。“除非你认为募捐的款项大大超过电力为人民服务会的实际需要,才是不正当的。但是,伯德桑对待替他
活的学生的办法就不同了,那才是地地
的欺骗。”
南希发现的另一情况是,电力为人民服务会的捐款活动还在继续行。
不过,南希提不什么证据。至少目前还提不
来。
另一位替他搞过宣传的人——一位答应南希在这同一时间来介绍情况的妇女——接着说下去:“伯德桑要我们等到签了名之后(而不是在签名之前)就向签名的人解释:组织请愿这事是费钱的。请大家给这次请愿运动捐款三元好吗?这三块钱还包括电力为人民服务会一年的会费。到这会儿,跟我们
谈的这些人也觉得我们为这件事
了不少力,应该向我们表示谢意,这一着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心理,伯德桑对这是非常拿手的。结果很少有人,哪怕是贫苦
,不肯捐这三块钱的。”
南希的那位会计师顾问说,最终国内税收局也许会要求电力为人民服务会和伯德桑清算账目,但他又指,国内税收局人力不足是尽人皆知的。因此,很多所谓非盈利机构的账目从未
行过审计,他们可以搞财务上的骗局而逍遥法外。
维·伯德桑还在雇用大学生,——总归有需要打零活挣钱的新一代大学生。他的目标是每年发展更多的电力为人民服务会会员,同时也动员现有会员继续参加。看上去伯德桑目前不再欺骗雇用的大学生了,他或许意识到他不可能永远这么
而不被人抓住。不过肯定是有一大笔现款又
了电力为人民服务会。
“另外,”建筑师又说“我们后来才发现,伯德桑有意识地跟我们分别单独谈话。这样,我们就没有证人了。可是如果要说我们误解了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误解居然都是完全一样的。”
南希问:“你们当时没有文字上的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