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的光,我忽然觉得自己很自私,我不倦地把自己的痛苦统统扔给他,而一
也没想到他。
有两个文革。第一个文革是们互整,不被人整倒,也会整别人。既然吃政治这碗饭,就得手拎着脑袋瓜,既然享受特权,就得冒被整的风险。有什么可抱怨的?本来这就是他们选择的。不
是当事者,或是当事者的后代们,现在如何愤恨写文字控诉文革,受造反派迫害,太可笑了。另一个文革是老百姓的文革,他们借
主席在党内与刘少奇等人抢权的机会,
了造反派来发
报复。但是造反派在69年就挨整,整了十一年。
小酒瓶早见底
“看来我们得吃东西。”他不由分说,把我带
一家离街面较远的小馆
,三张桌
都空着,我们在靠窗的一个桌
前坐下后。坐着等菜时,他问“怎么啦,还在生气?”
害怕,有可能开除他的教职。训话结束后,他赶去约会地找我,我已不在。此后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公安局找去调查,再不敢上他家。
这个社会,既得利益阶层组成一个统治集团,一个新的特权阶级。我们只想一个多余的茅坑,当的,不
小官还是大官,他们有自己专用的
桶、浴室、电话、佣人、
妈。饥饿时期哪听说饿死过一个
?这些人的第一条准则是巩固特权集团的共同利益,并且传给自己的
女;第二条是在这集团中往上爬。这第二条经常与第一条经常产生矛盾,由此闹
祸及老百姓的政治变
。
我说起了我家里的事,1947年我母亲与父亲的相遇,1949年这座城市被共产党攻陷前后的事,我复制着当年的衣着,当年的天气,当年的石阶和江。他关切地听着,让我说下去。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给我再要了一碗绿豆稀饭。
我说:“开除回家,你怎么办?”
我不眨地盯着历史老师,他说得激动起来,手在桌
和
前划着。第一次听他说这么长的话,好象他也并不在乎我是否听得懂,也不问我是否同意。我
觉他的神情有
可怜,他比我有知识有学问,但也一样苦闷需要人理解。在
情的需求上,我们是对等的。
他说想照这样的思路往下写,写成一本书,想写他对生活和命运的受。大
也这么说过,大
想写她自己,那是发
,是对不公平的命运的诉怨。他说,他想找到一
新的表达方式,北京有一些写作的青年人,也正在走一条新路
,作品贴在大街的墙上,油印成小刊
叫《今天》,但是被禁了。公安局给他们的读书会施加压力,也就是这个背景。他就是写了,也不想发表,不到时候。
汽车从我们边驶过,尘土直
到脸上,我们也未躲,各自心里搁着心事。不知走了多少站路,才发现我们是朝西面走。
“重新当工人呗,”他笑笑说。“工是我的老本行。”
我把酒盅推到他面前,他推了回来,我握在手里。刚才听他说要写书,我的心一下被牵得远远的。
“别怕,不会喝醉的。”他看着我说。
他笑笑说“恐怕每个家都差不多,恐怕每个家
又都不一样——对每个人来说,很不一样。”
我于是喝了一,接着又喝了一
。我觉得脸红了起来,记忆力
奇地好,
才也
奇地好,一个结
也未打。我说到我
生前家里亲人因饥饿而死,也说到大
几次大吵大闹离婚。我猜想,她想借换个男人换一
生活。
两碗绿豆稀饭,一碟泡菜,一盘凉拌藤藤菜端了上来。他又叫了五加酒,说是他在修缮队
零时工时,从房
上摔下来
坏了腰,多少年了,腰痛还是没好,喝了酒,就觉得肌
松驰多了。他让我喝洒,我迟疑了一下。我以前从没有喝过酒,只在逢年过节时,在父亲杯
上呷一
,极不喜
那刺鼻的味
。而这会儿,历史老师正在苦恼中,我得让他
兴。我拿起酒盅,喝了一
,发现没有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讨厌,一
儿也不扎
咙,很香。
“你喜,”他说。
“你喝一,就全归我了。”
我笑了。
“你灾荒年是怎么活过来的?”我问,停了吃饭。
我把酒盅推了回去,说“还是你喝吧。”
历史老师接过我的话说,你大用耗尽自己生命力的方式,对付一个
大的社会,她改变不了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