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比方上回元宵节里分汤圆,各门里都是核桃、松仁、葡萄,又是什么桂花、枣泥、白果馅儿,到了我们那里,就只有猪油白糖馅儿,就连面粉也不是上等的,又黄又陈,猪油都渗在外头,糖味儿又齁,不是糖,倒是盐酱。”
李纨不等他说完,忙道:“姨娘既说这糕的滋味好,不如多带些回去给环哥儿吃罢。”赵姨娘道:“如此生受了。”果然便要只盒子来,拿起盘子欲倒。李纨忙阻止道:“叫丫头另拿一盒子没开封的罢了。”因命素云拿了来放在赵姨娘身旁,又将山药圆子、乳糖槌拍、栗子粉糍团等各色点心各捡几样,整攒了一盒子,也都教带给贾环。[1]赵姨娘收了,又针扎屁股似的坐了半晌,到底不便[2]当着亲戚的面说长道短,只得又吃几块酥,喝了两盏茶,辞了别去。不提。[3]
且说宝玉自北静王府听戏回来,因惦记着香菱之病,便不忙回园子,且往薛姨妈处来。先在姨妈跟前请了安,恰好夏金桂的母亲夏老太太来了,正在上房里同薛姨妈坐着闲话,只得一并揖见了。那夏老太太见宝玉生得秋水为神,春山作骨,[4]直看作琼苑神仙一般,喜得眉开眼笑,拍手赞道:“家常只听见说京城荣国府上有位生来含玉的公子,长得如宝似玉,今儿才算见了真佛了,这可把蟠儿比下去了。”薛姨妈笑道:“蟠儿那里好同他比?若是一般的年青公子,蟠儿也还算模样齐整,要是同他在一处,便是粗木桩子伴着嫩柳树了。”[5]说得一地的丫鬟婆子俱笑起来。
夏老太太便连声儿命丫鬟打开箱笼,选了几件珍珠镶嵌的玩物出来充作见面礼,又拉着宝玉的手问长问短。宝玉虽不耐烦,也只得道谢收了,一一答应着说了好半日的闲话,[6]方抽身往宝钗房里来看香菱,薛姨妈因命丫头好生送去。恰值宝钗往王夫人处请安未回,香菱独自躺在外间床上,见宝玉来了,挣扎要起。宝玉忙道:“姐姐且躺着。我为姐姐欠安特来问候,若再惊动姐姐起坐劳神,倒来得不是了。”香菱便不坚持,只拿一个拐枕来在身后倚着,侧起半身来同宝玉说话。
因说起夏老夫人,宝玉道:“若说为娘的慈眉善目也是好和气的人,如何生的女儿这样跋扈无礼?”香菱叹道:“若是世上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也没这许多冤屈出来了。好比说他这个情性,在家里还不是当作凤凰一般捧着宠着,要不如何看得别人都像草灰瓦块了?又如一样都是爹生娘养的,偏我不知道家乡何处,父母何人,不然也不至于落得这般田地。昨儿晚上我想着当年从南边来的情形,无故做了一梦,梦见自己手折一花,枝上花瓣片片随风着水。想是我命止于此矣。”宝玉连忙设辞安慰。[7]
一时小丫头臻儿送上饭来,香菱因宝玉在旁,只说等下再吃。宝玉连忙又劝,且道:“这样一味客气,倒不是你素日为人了,岂不教我不安?”臻儿便放下弧腿蓬牙炕几来,[8]又递上颈围、汗巾等物。因香菱病着,不敢多吃,只得两碟清淡小菜,并一钵子胭脂米粥,上面略漂着几片百合提味儿。宝玉见那米汤晶莹晕红如女儿羞色,不由愣愣的看着出神。[9]又见香菱随意挽着个桃心髻,插着根方胜梅花簪,穿着家常半旧的槐绿妆花红绸镶腰夹纱袄儿,腰间及袖口各绣着一圈缠枝花卉,颈下系着白绸子荷花巾,[10]并不吃菜,只将粥碗搁在唇边,一勺一勺舀着喝,倒像春妆女儿临水照影一般,[11]心想偏是这样聪明苦命的一个人儿,又偏是这么稀罕难得的一碗粥水,倒像是花瓣儿落在春水里,[12]又像是薛涛漂纸的桃花井,[13]他又跟薛涛一般薄命,且有诗才。想着,不由呆呆的出神,竟是潸然欲泣。
那香菱胃薄气虚,勉力吃了几口,便说饱了,将碗搁下,命臻儿收了去。又向宝玉道:“你来了这许久,只怕袭人他们早该急了,这会子不定怎么找你呢。”宝玉点点头站起来,转身欲去。香菱却又叫住,说:“今儿一见,就算别过了。二爷不必再来,关爱之意,我心领就是了。林姑娘面前,还请二爷替我说一声,谢谢他前日送来的那些吃食,谢谢他送的书,还有那些花砚花笺,香菱一并在枕上磕头了。蒙他青目,不以贱婢蠢物视之,肯教我那些学问,能与他师徒一场,我总算不白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