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他在瘠土中生长(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他在瘠土中生长

——《穆斯林的儿女们》序

查舜现在虽然已经穿上了西装,可是给我的印象还仿佛他刚刚从田里走来。

他考上鲁迅文学院去北京学习之前,到我家来告别,说了一件使我很gan动的事:他背着行李已经走chu了村子,他那shenti孱弱的妻子,拿着一双单鞋急急忙忙赶来,跟他说,现在天气热了,穿胶鞋磨脚,要他把布鞋换上。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在别人听来也许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却把我一下子带入一个古老而苍凉的意境:蓬门柴扉,妻孥翘望,远行的学子隐入苍茫的炊烟之中;这里有家人眷眷的心,有壮士对未来的憧憬,而一切又都给人一zhong不确定gan,似乎埋伏着一个悬念。当时,我只泛泛地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叫他不要急于事功,多学点知识等等。说的人勉qiang,听的人不痛不yang。以后的两三年里,大bu分时间他在京就读,也有实习假回故乡来ti验生活、从事创作,除了见到的《延河》《朔方》《天津文学》《民族文学》等刊wu上他的几个有些追求和探索的短篇小说之外,他好像没有什么较大的建树。我有时也有些纳闷,八二年他的中篇《月照梨hua湾》在区内外引起过反响,这段时间,是所学的课程太重,是在集中时间读书,还是他创作上遇到了什么苦恼?但今天,他竟忽然拿chu一bu长篇来了。

我阅读的当代文学作品不多,仅我视野所及,查舜的这一bu小说,大概可说是我国当代文学中第一bu由回族作者写的正面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长篇。我不禁为他高兴,为他的妻子高兴,为他的老父高兴,也gan谢人民文学chu版社的编辑。anmei国著名编辑萨克斯的说法,chu版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沟通思想。那么,查舜这bu长篇小说的chu版,就使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回族与中华民族其他各民族,尤其是汉族之间的思想沟通上,新掘了一条细小的、但又是会不断地涓涓畅liu的渠dao。

我一向不愿给人作序或前言。我很有自知之明:虽然有点名气,却是毁誉参半,弄得不好,不但是狗尾续貂,简直会把正文都糟踏掉。但是对查舜的第一bu长篇,我还是想说一点话。

近年来,提倡和研究“西bu文学”者不乏其人。我的gan觉是,提倡者和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创作的对象上,正如我们对魔幻现实主义的介绍,着yan点也在于说它忠实地表现了拉丁mei洲的神奇现实。而对于作者本shen,我们却忘记了他正是从这zhong现实中向我们迎面走来的。作品所描写、所表现的地域xing,就是作者的思维方式、审mei经验与审mei心理的gen据。如果我们可以确认有一zhong“西bu文学”的话,那么,我认为这“西bu文学”只能由“西bu人”来写;现代的“西bu文学”不应是与古代的“sai上诗”似的,完成于偶然涉足此间的游客之手。而当我们谈到“西bu文学”的时候,我们也应切记中国的西bu是一个有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域。于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就理应作为主干而使“西bu文学”能jian实地站立在中国的文坛上。

遗憾的是,现在的情况似乎还不是这样。各少数民族的作者,除西藏有一两位外,还没有在他们的局限xing中展开他们的全面丰富xing。对了!就是那zhong局限中的丰富。局限,是属于他们自shen的,任何别民族的天才去染指,都不能表达chu那zhong迷人的局限,反而会破坏掉那zhong局限中的迷人之chu1;而那局限中又有着无限的丰富xing。那zhong丰富xing,也只有他们自shen才能用他们特有的心灵去gan觉,去一点一点地揭示chu来。

唯其如此,所以我觉得查舜这bu既属于他,属于他那个民族,又属于中华这个大民族的长篇小说是难能可贵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