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92筹谋(3/4)

啊!大清确是有很多好东西,这些我们该珍惜。但我们不能小觑了敌人,别说大不列颠那头虎视眈眈的洋人,就是北方的高丽、沙俄,海外的东瀛,南方的缅甸,也都不可掉以轻心。”

乾隆语重心长道:“敌人有长处,我们就该学。固步自封,只会落后于人。永珹、永瑢,朕知道你们心怀大清,可你们不能自满,要放眼于天下。你们是朕的儿子,可不能这么短视啊!”永瑢、永珹急忙单膝跪地认错,就怕乾隆因为自己先前的一席话,不再待见他们。

乾隆不以为意的挥手道:“你们年纪还小,正是血性的时候,这么想,朕不怪你们。何况,朕很高兴,你们能对朕说心里话。不过,日后你们做事,就该反复思量,不可自满自大,反而便宜了对手。要知道,你们是大清的皇子,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清廷和皇室,明白吗?”

“是,儿臣明白。”永珹二人异口同声道。

“嗯。”乾隆示意两人起身,转而看向永璋道:“今日,永璋的话,说到了朕的心坎上,朕就把这柄火枪赏赐给你。朕知道,你的身子弱,回去多练练枪法。谁能说,不能骑马射箭,就成不了巴图鲁呢?”

永璋激动的跪下叩头,谢过乾隆的赏赐,好容易才压下了眼底的酸涩。倒是永珹、永瑢一脸苦闷的看着他,直到永璋说,随时可以到他府上练枪法,才满意的浮现笑容。

乾隆看着永璋等人兄友弟恭的样子,满意的点头。稍歇才道:“这火枪对我大清极为重要,经过刚才一番恳谈,朕想你们都该明白了。永璋,明日起,你就不必去礼部了。朕就说你身子不好,把你送往圆明园静养。你带着武介、方云貌两位师傅,和他们的弟子一起入住福海上的蓬岛瑶台。永璋,你记住,此事非同小可,制造火枪的方法可不能外泄啊!”“永璋明白,定不负皇阿玛所托。”永璋兴高采烈的紧紧抱住装火枪的匣子,激动的难以自持,险些流下男儿泪。永瑢、永珹则苦着脸,暗恨自己答复皇阿玛的话不得力。

待众人平静了心绪,乾隆方摆手指向天佑左侧,局促不安的陌生男子道:“这位是何闾,在大不列颠时,学的是造船之术。你们想想,洋人的航船能远渡重洋来我们大清。而我们呢?”

乾隆的视线,从在座之人的脸上转了一圈,续道:“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到了我们这里,反而退缩安享于如今的天下,不思进取。朕不得不说,大清衰败了,满人安逸了,失了威风的大清,失了干劲的铁骑,我们还剩下什么?”

乾隆叹息道:“昨日,御妹把何闾师傅他们三人,带来见朕。朕听了他们早些年在大不列颠的生活,感慨万千。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朕承认,大清而今落于人后。朕昨夜整宿辗转反侧,没有睡意。想了很多事,欲振奋大清,创出一个大清盛世,却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

永珹等人想安慰乾隆,被他按下,正色道:“如今,朕知晓大清弱了,却还为时未晚,也不必妄自菲薄。朕今日找你们来,就是为了一步步赶上洋人,甚至有一天,把洋人甩在身后。”

“皇阿玛…”永璋等人心潮激荡的瞅着乾隆。乾隆沉声道:“即便有一天,朕不在了,也有你们。你们要牢记朕今日对你们说的话。那么,就算有一日,你们不在了,也有你们的儿子,孙子记着它。如此,我们才不会一错再错,大清才能繁荣强盛。尔等记明白了?”

永璋三人急忙跪下,哽咽道:“儿臣谨记圣训。”

“好!”乾隆收起严厉之色,宽慰的笑道:“造船之术,不可轻视。永珹,你在工部当差,这件事,朕就交与你了。三日之后,朕便拨给你人手。你带着何闾师傅他们,赶往烟台。烟台既是港口,更布有驻军。你在那里督管建船,有什么事,让营中的总兵协助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