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望子心切,又选纳前宰相沈义伦的孙女沈氏进宫为才人。此时的沈氏只有十四岁,又是名门之后,这个女人进宫,对刘德妃在宫中的地位带来了巨大威胁。朝中群臣一直赞成立沈才人为新皇后,赵恒却迟迟不表态,显然,他心里还有个刘德妃。
刘德妃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人,郭皇后在世的时候,她没有非分之想,当郭皇后没了的时候,她对中宫之位实在是有些心动。但她知道,自己肚皮不争气,不能生儿,如果有儿子,就有了竞争皇后的资本。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也就是借腹生子之计。
刘德妃先用自己的侍女李氏的美色去打动赵恒,让李侍女去做赵恒的司寝。司寝的职责,就是给赵恒铺床叠被,当然,只要赵恒高兴,她随时可以在那个床上陪主人睡觉。
刘德妃的目的很明确,自己生不出儿子,就让李侍女去替她生,等她怀了龙种、生了儿子之后,抱过来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是她借腹生子的全盘计划。
李氏是杭州人。父亲李仁德在吴越王时曾任左班殿值,母亲早年去世。吴越归顺于宋廷后,李仁德在迁徙汴梁的途中染病身亡。继母携所生子改嫁,只剩下李氏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以为生,只好削发为尼,在尼姑庵讨一口饭吃。
有一次,刘德妃到尼姑庵拜佛,见李氏相貌娇美、举止从容,料定她是一位大家闺秀,便与她交谈起来。李氏像是遇到了知己,对刘德妃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刘德妃顿起同病相怜之感,将李氏带出尼姑庵,收为自己的侍女。李氏文文静静,沉默寡言,深得刘娥信任。
李氏年轻,人也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和、善解人意。
赵恒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司寝,不需要李侍儿主动提出要求,赵恒就临幸了她,由司寝变为侍寝,几度云雨,李侍儿果然怀上了龙种。
一次,身怀有孕的李氏随赵恒出游,不小心碰掉了头上的玉钗,玉钗掉落在地。赵恒暗自祈祷:玉钗若完好无损,当生下男孩。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虽是一个传说,但既从侧面反映了赵恒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情,也是赵恒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果然是个儿子。
赵恒中年得子,大喜过望,给这个新生婴儿取名受益;并晋封李侍儿为才人。这个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宋仁宗。
刘德妃没有将这个孩子留在李才人的身边,而是抱过来据为己有,这就是她设想的移花接木之计。刘德妃把李才人生的儿子抱过来后,对杨淑妃说,由她们两人共同抚养这个孩子,杨淑妃为人随和,一口答应了。为了防止真相外泄,刘德妃严厉地告诫宫中的宫女太监,就说孩子是她生的,谁要是说漏了嘴,后果自负。
刘德妃所说的后果是什么,这些宫人清楚得很,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从此,赵受益的身世成了宫中的一等机密,谁也不敢提这件事。
想到严重的后果,谁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