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狼烟在西北升起(3/3)

动,向元昊兴师问罪,把这个分裂分子镇压下去。

有个叫吴育的谏官提出了一个缓兵之计,他认为,承认元昊的地位,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宋廷表面满足元昊的要求,以滋长其骄气,暗地里则加紧备战,一旦真的公开决裂,我们也有防备,这叫做欲擒故纵。

赵祯似乎咽不下这口气,不同意吴育的欲擒故纵之策,不但不承认西夏立国,而且还下诏,把过去封给元昊的所有官职爵位都撤销了。

这不过是表明宋廷的态度而已,元昊自己做皇帝,难道还稀罕宋廷赐封的什么节度使、王爵之类的官职吗?

表明态度当然容易,但要采取什么打击元昊的行动就有点难了。因为多年以来,宋廷根本没有整顿武备,以至于“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这样的军队,连守住边境、抵御外敌入侵都有些力不从心,更不用说发兵西夏,去教训那个远在西陲的元昊了。

既然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那就只好采取经济措施予以制裁。赵祯下令,停止和西夏的贸易往来,想从经济上压垮西夏。同时还公开悬赏,许诺谁有本事擒杀元昊,就让他当定难军节度使,这不能不说是宋朝的悲哀。

为了防止西夏入侵,赵祯命知永兴军夏竦兼泾原、秦凤路安抚使,知延州范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使,两人共同管理夏州。

知枢密院事王德用奏请率兵西征,去教训一下元昊。

赵祯不答应王德用西征的理由很荒唐,就是因为王德用的相貌。据说王德用这个人长得威武雄健,相貌酷似宋太祖赵匡胤,而且王德用治军有方,深受兵士的爱戴。就因为这个,有人在赵祯耳边煽阴风、点鬼火,说王德用这个人不宜留在枢密院,更不应该让他执掌兵权。赵祯听信谗言,不仅不让王德用带兵西征,还把他降为随州知州,改任夏官运亨通赟知枢密院事。

宋朝的君臣,别的本事没有,就知道窝里斗。一群窝里斗的臣子和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凑在一起,根本就干不了大事。

宝元二年(1039年)十一月,也就是元昊称帝的第二年,这位西陲的枭雄,终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西北的狼烟升起了。

元昊这次出兵反宋,不但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下。发生这样的事,不仅对元昊是当头一棒,而且,赵宋皇帝和那些呆在汴梁夸夸其谈的文武大臣们也大跌眼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元昊率领八万大军进攻保安军,所向披靡,一路上势如破竹,当西夏军走到一个叫安远寨的附近,突然从前面山坳里冲出一小股宋军前来应战,充其量只有三四千人,西夏军根本就没有将这一小股宋军放在眼里,元昊也毫不在意,命前军去把这股宋军干掉。不料刚一交锋,突然从宋军阵中冲出一位披发仗剑、头戴金色面具的将军,也不知他是人是鬼、是妖是仙,夏兵一片哗然,顿时大乱。

宋军中这位披发金面的将军率先冲入夏军阵中,逢人就砍,遇人就杀,如虎入羊群一般,势不可挡,夏兵将士一片惊慌,连元昊也没有办法对付这个似人似妖的怪物,无奈夹在溃散的乱军中仓皇而逃。

宋军阵中的这位虎将,就是巡检指挥使,后来名扬天下,被赵祯视为长城的狄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