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在辕门费了许多口舌,守卫的军士才答应去营里找潘校尉。
第二章
半日潘校尉来了,狄公见他全身披挂,似乎正等待着上阵。行礼毕寒喧几句他便趾高气扬、又冷若冰霜地望着狄公。
狄公笑道:“足下便是潘刺史的公子,叫我好找!半年前我因公务去苏州,顺便拜访了令尊大人。令尊大人学问道德,海内人望,我狄某十分钦佩。临别时,令尊执着我手吩咐道:‘犬子正在邻县大石口军营服役,方便时望多多照拂。’昨日周都督召我来此,询问兰坊军务,故尔特来辕门拜望,也好瞻睹丰采。”
“狄老爷谬奖了。小校一武夫,读书不多,粗知报国大义,只望立功边庭,生人玉门,庶几不辱家门。适才怠慢失敬之处,万望海涵。呵,狄老爷见家父时,家父可曾言及小校的不幸?”
“令尊言及贤阃的不幸遇害,惊感意外…”
“家父原就不应逼我成亲。——我年少不谙世事,功业未立,先有家室,难免烦恼频仍,也挫了小校平生报国之志。偏偏又生出那件不幸,叫我日夜苦闷,无处赴诉。”
“潘校尉莫非自有心上人?”狄公暗惊。
“天地不容。——大丈夫焉可苟且行事?再说贱荆待我十分敬重,夫妇间也恩爱深笃…”
“贤阃系遭歹人毒手?”狄公侧击。潘校尉叹了口气,脸如死灰:“狄老爷,杀死贱荆的正是同营的一个军官。此人是风月饿鬼,专一寻花问柳,荼毒女子。不知怎的,他竟动起了贱荆的邪念,意图诱骗。被贱荆唾责后,恼羞成怒,竟下了毒手,活活将贱荆扼死。上苍有眼,天理昭彰,天一亮他便要被绑去西校场砍头。”说罢又连连叹息,双手捂住了脸面。
忽而他扬起头来,又说:“如今反好了,小校挣脱牵缠,免去了许多烦恼,也是气数。吴校尉倒助了我一臂之力…”
狄公沉凝不语,心中略知究竟。半晌正待开口,却见一个军官汗流满面找来:“狄县令,找得我好苦,周都督要见你。周都督偶过辕门时,听人说起兰坊县令狄仁杰老爷来营盘勾当,便特意嘱小人来找寻。——快,快随我去‘狩猎宫’都督府军衙正厅,周都督正等你哩。”
巨大的宫殿内——都督府军衙正厅——灯烛煊明,恍同白昼,却寂静得出奇。十几名将军围在一张长书案边仰望着英武的周都督,似乎正等待着他的最后决定。周都督来回踱步,全身的铁甲在灯光下闪熠不定,铁盔上盘着的一条金螭不住地抖动。他的手将腰间的宝剑拔出又插入,十分犹豫踌躇,仿佛正待做出重大的抉择。
狄公叩见周都督,这才发现周都督的左眼用一条黑布包缠了——上月的一次大战役中不幸被突厥射手射穿——他的右眼严厉地盯着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