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3(2/7)

的确,说到冒襄终于决定加到这个圈里来,恐怕连他自己也有始料不及。因为且别说作为难民,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下就全指靠他来苦苦支撑。

查继佐说到的这桩变故,确实不由得大家不张。本来,由于沈士之死,以及凌君甫没有如约城,使凭借组织暴动,用力夺取城门的图谋归于失败之后,他们已经转而分动,利用各关系,对守军实行秘密渗透,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城门控制在手中,以便时机一到,就接应义军城。当然,这也并不容易,特别是了沈士试图诈开城门那样的异常事件,县令张尧扬已

无论父母也好,妻也好,都绝不会同意他参与这可能招致杀之祸的密谋;就是他本人,经历了这一年的颠沛离,苦吃尽,也已经锐气全无,一心想着能把家人平安带回如皋,从此隐居乡下,打发余生,也算于愿已足了。只是到了得知不辞数百里冒险奔波,终于重新找到他的余怀,原来是负秘密使命的义军中人,接着又得知沈士、柳敬亭也受浙东义军的派遣,跟着查继佐来到了海宁,他的心思才有了改变。从这些旧友的中,冒襄了解到许多过去不知、或者知得不多的情形,譬如说,鲁王的军队已经扩充到十万之众,不仅有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等正派人士同心秉政,而且有方国安、王之仁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辅佐,一年来曾经屡次大败清兵,成功地巩固了浙东的地盘,目前已经决定师北伐,很快就要打过江来;又譬如,除了浙东闹得轰轰烈烈之外,唐王也于一年之前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元隆武,颇得各地义军拥。还有,江西、湖南,乃至南京外围等地的抗清斗争也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等等。如果说,在此之前,冒襄为一家的活命而苦苦挣扎,就像陷了一场苦恼已极,但又摆脱不掉的梦魇的话,那么这些最新的消息,这始料不及的局面,却有如一耀的光华,使他蓦然惊醒,看到一片海阔天空,波翻云涌的景象,以致目夺神迷,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特别是得知,瘦小文弱的好友沈士,竟然为了闯开城门壮烈而死;而另一位好友黄宗羲则成了义军的一员将领,正准备率师渡江,冒襄心中那一份震动和惭愧,更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加上余怀等人再一动员,他就横下一条心,毅然答应下来。不过,为着免得家人得知后惊慌哭闹,他并没有声张,就连父亲也没有禀告。这在他的平生,还是第一次。也许因为这个缘故,他到底又忍不住悄悄向董小宛作了透乎意料的是,侍妾对他的决定竟然十分理解和支持,而且表示会替他保密。这使冒襄多少到宽,于是便积极投到查继佐等人的策划圈中来…下,已经到了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下午,参与密谋的一班朋友,又聚集到查家大宅的一所密室里,商量接应义军攻城的事宜。这间密室,位于后园的一所佛堂后面,前面一供着佛像,当中隔着一个用鹅卵石铺砌的天井,被一棵枝叶繁茂的枇杷树密密地遮住了半边。佛堂周围环绕着一片满荷池,只有一小桥与外面相通,环境确实颇为隐秘。圈里的这班朋友,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举行密谈。不过,就在刚才,他们从神情严峻的查继佐中得知,由于发生了非常的变故,接应义军的计划正面临暴的危险,得大家十分张,一时间谁也不说话,屋里才现了暂时的寂静。

告急。结果,到,第三天,一支为数千人左右的清军援兵,就赶到海宁。他们并没有主动向义军发动攻,只在迫近谭山十里的大尖山脚扎下营寨,摆一副可攻可守,后发制人的架势。这么一来,就迫使黄宗羲不得不谨慎从事。因为这一次师,是西征的第一仗,关系到整个军事计划的开局,他责任重大;而以自己麾下这三千新练之众,去攻击敌人一千久经战阵之兵,确实还很难说有必胜的把握。结果,经过与王正中等人反复研究,他最后决定:立即派人返回龙王堂驻地,向孙嘉绩报告;并建议孙嘉绩同驻扎在小尾渡的绍兴义军联络,请对方的主帅义兴伯郑遵谦发兵,从杭州和海宁之间登陆,以切断清军援兵的退路,合他们的攻。谁知,使者派之后,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孙嘉绩那边却一直没有回音,于是,战事就在焦虑不安中拖了下来…为了确保首战必胜,黄宗羲这样,固然有他充分的理,然而他却不知,战事这一拖延,可就使目前正潜伏在海宁城内、准备接应攻城的查继佐、柳敬亭等人的境变得颇为困难。而且,由于无法与城内取得联系,黄宗羲甚至也不知,在这些潜伏者当中,如今沈士已经不幸牺牲,相反,却增加了余怀和张维赤,此外,还有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老朋友冒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